债权人撤销权的性质及不同学说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主体 > 债权人法律知识

债权人撤销权的性质及不同学说

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5-06-14

 
399597
有债权人的情况一般来说也是有债务人的情况,债权人对债掌握这所有权,可以在约定的期间内收回债务,而债务人就是在规定的期间应当偿还债务的情况。下面就由酉阳律师为大家整理相关资料。如还有其他疑问,欢迎在线咨询。

关于债权人撤销权的性质,存在着不同的学说,包括请求权说、形成权说、责任说和折衷说。

请求权说

请求权说认为,债权人撤销权的实质是对因债务人行为而受益的第三人请求返还利益的权利。根据该说法,债权人可以直接要求第三人返还财产。撤销的效果仅限于债权人的请求权,不会对物权产生影响,因此物权会回归债务人名下。这种债权的产生原因可以基于法律规定的返还请求权、基于侵权行为的返还请求权或类似于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的观点。因此,请求权说认为债权人撤销权是实体法上的请求权,因此提起的撤销诉讼是给付诉讼。

形成权说

形成权说认为,债权人撤销权是依据债权人的意思表示,使债务人与第三人之间的法律行为溯及地消灭。根据该说法,请求撤销的诉讼属于形成诉讼。债权人可以通过自己的意思表示,以诉讼的方式使债务人与第三人之间的法律行为无效。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效果是,债务人的欺诈行为导致受益人的权利自始失效,并归还给债务人。关于债权人如何要求受益人或转得人返还财产给债务人,形成权说有三种不同的观点:

  1. 第一种观点认为,债权人行使撤销权后,如果受益人或转得人仍然占有标的物,债权人不能直接要求返还,而只能通过代位权代替债务人行使权利。
  2. 第二种观点认为,债权人在提起撤销诉讼的同时,可以同时提起代位诉讼,要求返还财产或赔偿给债务人或自己。根据这种观点,返还财产的请求虽然需要撤销权的行使作为前提,但并不是撤销权行使的必然结果。
  3. 第三种观点认为,债权人提起的撤销诉讼是形成诉讼,其形成的效果是使受益人恢复利益,成为债务人的责任财产状态,无需债权人另行要求返还所获得的利益,可以直接强制执行。根据这种观点,返还财产的请求是撤销权行使后的结果,而不是撤销权的本质。撤销权既不属于形成权,因为这个权利的生效需要通过法院的判决来表示,不符合形成权的定义,即一方意思表示即可使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权利。

责任说

责任说认为,债权人无需要求受益人返还利益,而可以将其视为债务人的责任财产,并申请法院对其进行强制执行。

折衷说

折衷说认为,债权人的撤销权不仅限于撤销债务人与第三人之间的行为,还包括请求恢复原状以取得债务人财产的作用,因此具有形成权和请求权两种性质。折衷说被广泛接受,是法国民法的通说,也有日本、台湾学者支持。根据折衷说,债权人撤销权是撤销债务人行为的权利,并使债务人的财产地位恢复原状。债权人撤销权既具有请求权的性质,也具有形成权的性质。就撤销债务人与受益人之间的行为而言,属于形成权,具有形成诉讼的性质。就要求受益人返还财产而言,属于请求权,具有给付诉讼的性质。在折衷说中,关于债权人行使撤销权后的结果,存在争议。

债权人撤销权的行使及效力

债权人行使撤销权后,其撤销的效力取决于法院的判决。这个效力适用于债务人、受益人和债权人。

对于债务人而言,一旦其行为被撤销,将被视为自始无效。例如,如果是财产赠与,将被视为未赠与;如果是放弃债权,将被视为未放弃。

对于受益人而言,已经接收债务人财产的,应当将其返还。如果原物无法返还,应当折价返还其利益。如果受益人已向债务人支付对价,可以要求债务人返还不当得利。

对于债权人而言,行使撤销权的债权人可以要求受益人将所获利益返还给债务人,也可以直接要求返还给自己。然而,撤销权的行使对全体债权人都具有效力。由受益人返还的财产是债务人所有债权的一般担保。因此,行使撤销权的债权人不能优先从接收的付款中获得偿还。如果该债权人通过强制执行程序要求偿还,所有债权人都可以申请按比例分配。然而,如果行使撤销权的债权人的债权与返还的财产存在抵销关系,债权人可以依据抵销方式获得偿还。

撤销权的主观要件

债务人的恶意

债务人的恶意可以根据意思主义和观念主义进行界定。按照意思主义,债务人在行为时必须有欺诈的意图。按照观念主义,债务人必须明知其行为对债权人的权益有损害,即已经意识到该行为可能导致或增加其无资格状态。

受益人的恶意

受益人是指在债务人的行为下获得利益的人。受益人的恶意是指受益人在获得一定财产或利益时,已经知道债务人的行为对债权人的权益有害,也就是说已经认识到该行为对债权产生损害的事实。受益人是否有故意损害债权人的意图,或者是否与债务人串通,不再考虑。

转得人的恶意

在某些法律例子中,存在着转得人的概念。转得人指的是由受益人获得权利的人。

延伸阅读
  1. 债权债务撤销权的相关规定
  2. 债权人撤销权的时效
  3. 双重除斥期间具体以哪个为准
  4. 合同保全的两种方法
  5. 合同保全制度与合同相对性原理之间的关系

债的主体热门知识

  1. 债务逾期的法律后果
  2. 民间借贷纠纷的法院拘留期限
  3. 普通股股东的地位与债权人
  4. 哪些情况下债务转让无需债权人同意
  5. 债权债务抵消的要求有哪些
  6. 债权人行使债权的时间
  7. 丈夫入狱债务的偿还方式
债的主体知识导航

民间借贷解决方案

  1. 非法经营罪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抵押担保
  4.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5. 债务人不按约定使用借款引起的纠纷
  6. 借款因无书面合同(欠条)引起的纠纷
  7. 金融借款纠纷

债权债务合同下载

  1. 民间借贷还款协议书范本
  2. 公司还款协议书范本
  3. 房地产抵押合同范本
  4. 担保借条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