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7-27
根据法律规定,婚前全款购买的房屋属于个人财产,结婚并不改变其产权属性。
对于婚前首付一部分、贷款购买的房屋,婚后双方共同还贷的情况下,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存在争议。法院在认定时会综合考虑首付比例、产权证取得时间以及地域等因素。如果被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对方将享有一半的产权,只需退还婚前首付和婚后还贷的一半。如果被认定为个人财产,你需要支付对方婚后还贷的一半。
夫妻共同财产的主体是具有婚姻关系的夫妻,未形成婚姻关系的男女两性、未婚同居、婚外同居等以及无效或被撤销婚姻的男女双方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主体。
夫妻共同财产是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财产,婚前财产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从合法婚姻缔结之日起,至夫妻一方死亡或离婚生效之日止。
夫妻共同财产的来源包括夫妻双方或一方通过劳动所得的财产以及其他非劳动所得的合法财产,但法律明确规定为个人特有财产或夫妻约定为个人财产的除外。这里所说的“所得”是指对财产权利的取得,而不要求对财产实际占有。例如,婚前获得的稿费在婚后才支付,这笔稿费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同样地,如果在婚后答应支付的稿费直到婚姻关系终止前仍未支付,这笔稿费也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夫妻对共同财产享有平等的所有权,双方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夫妻一方对共同财产的处分,除非另有约定,应当取得对方的同意。
如果无法证明财产属于夫妻一方,法律推定为夫妻共同财产。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具体意见,当事人主张权利的一方有责任举证。如果当事人无法提供有力证据,法院也无法查实,将按夫妻共同财产处理。国外也有类似规定,例如瑞士民法典规定,凡无证据证明属于夫妻一方个人财产的财物均视为夫妻共同财产。
原则上,夫妻共同财产应当均等分割。双方可以根据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财产的来源等情况协商处理,如果协议无法达成,法院将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以及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进行判决。
在夫妻一方死亡时,如果需要分割遗产,应当首先将夫妻共同财产的一半归另一方所有,其余财产视为死者的遗产,按照继承法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