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5-12
法律责任是指由于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而产生的消极后果,根据法律的分类,责任可以分为公法上责任和私法上责任。公法上责任包括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而私法上责任则是指民事责任。民事责任在证券违法行为责任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受害的投资者来说尤为重要。
目前的《证券法》在操纵市场行为方面缺乏民事责任的规定,这是一个重要的立法疏漏。在修改时,应该增加一条规定:“对于善意买入或卖出相关证券的投资者因违反禁止操纵市场的法律规定而遭受的损失,应当进行赔偿。”有权向操纵市场行为人请求赔偿的人士应该是那些在从事相关证券交易时不知道或不应当知道存在操纵市场行为的投资者,他们对市场供求关系有信赖,并在被操纵的价位上进行了交易,因此遭受了损失。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复杂的事实和法律问题,包括“信赖”和“因果关系”(包括交易上的因果关系和损失上的因果关系),因此在实践中需要引入类似美国证券法上的“欺诈市场理论”来减轻受害者的举证责任负担。
划清操纵市场与合法投机行为之间的界限是我国证券立法面临的重大难题之一。主要原因在于,如果将操纵市场理解为“欺诈”行为,就需要证明原告具有从事违法行为的主观意图,而证明这种意图是公认的世界性难题。因此,本文主张应该区分不同的操纵市场行为形态,并为它们制定不同的规定。
在多种操纵行为形态中,洗售和相对委托是违法性质较为严重的两种,同时也是我国证券市场实践中较为常见的违法行为形态。本文主张,连续进行的自买自卖(洗售)或者与他人以事先约定的时间、价格和方式相互进行证券交易(相对委托),以致影响证券交易价格或证券交易量的行为,明显具有不当控制该种证券交易价格的意图,应当被视为操纵市场行为并受到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