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07
1. 劳务
普通合伙人可以以劳务出资,而有限合伙人不得以劳务出资。
2. 法人
国有独资公司、国有企业、上市公司以及公益性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不能成为普通合伙人,但可以成为有限合伙人。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为一个自然人,不能是法人,且只能是中国人,不能是港澳台地区的人,国家公务员、党政机关领导干部、警官、法官、检察官、商业银行工作人员不能作为投资人设立个人独资企业。
3. 对外转让出资
普通合伙人在向合伙人以外的人转让其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时,须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而有限合伙人可以按照合伙协议的约定向合伙人以外的人转让其在有限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但应提前30日通知其他合伙人。
4. 出资
普通合伙人以其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出资的,须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未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其行为无效,由此给善意第三人造成损失的,由行为人依法承担赔偿责任。而有限合伙人可以将其在有限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出资,但合伙协议另有约定的除外。
5. 竞争
普通合伙人不能从事同本企业相竞争的业务,而有限合伙人可以从事同本企业相竞争的业务,除非合伙协议事先明确禁止。
6. 交易
普通合伙人一般情况下不能同本企业进行交易,除非合伙协议事先明确可以或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而有限合伙人可以同本企业进行交易,除非合伙协议事先明确禁止。
7. 事务执行
有限合伙企业由普通合伙人执行合伙事务,有限合伙人不执行合伙事务,不得对外代表有限合伙企业。普通合伙人可以参与决定普通合伙人入伙、退伙,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提出建议,参与选择会计师事务所,获取经审计的有限合伙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对涉及自身利益的情况,查阅有限合伙企业财务会计账簿等财务资料,在有限合伙企业中的利益受到侵害时,向有责任的合伙人主张权利或提起诉讼,执行事务合伙人怠于行使权利时,督促其行使权利或为了本企业的利益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依法为本企业提供担保。
8. 丧失偿债能力
普通合伙人在丧失偿债能力时需要退伙,而有限合伙人无须退伙。
9. 丧失民事行为能力
普通合伙人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可以依法转为有限合伙人,普通合伙企业依法转为有限合伙企业。其他合伙人未能一致同意的,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合伙人只能退伙;而有限合伙人无须退伙。
10. 财产继承
普通合伙人的继承人是否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a. 继承人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按照合伙协议的约定或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从继承开始之日起,取得普通合伙人资格。
b. 继承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可以依法成为有限合伙人,普通合伙企业依法转为有限合伙企业。全体合伙人未能一致同意的,合伙企业应当将被继承合伙人的财产份额退还该继承人。
而有限合伙人无论其继承人是否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都可以依法取得有限合伙人的资格。
11. 善意第三人
合伙人在合伙企业清算前私自转移或处分合伙企业财产的,合伙企业不得以此对抗善意第三人。普通合伙人以其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出资的,须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未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其行为无效,由此给善意第三人造成损失的,由行为人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合伙企业对合伙人执行合伙事务以及对外代表合伙企业权利的限制,这是内部限制,因此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12. 合伙企业个人的债务清偿
普通合伙人首先以个人财产清偿,不足时以其在合伙企业中的分取的收益清偿,或者强制执行该合伙人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分额。但不能以其债权抵消对合伙企业的债务,也不得行使代位权。有限合伙人首先以个人财产清偿,不足时以其在合伙企业中的分取的收益清偿,或者强制执行该合伙人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分额。
13. 决议
法律规定的一些重要事项需要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普通合伙人内部转让股份只需要通知,有限合伙人向外转让其在合伙企业中财产只需要通知其他合伙人。法律没有规定的,合伙人一人一票,并经全体合伙人过半数通过的表决办法。合伙人不论出资多少,都具有平等的表决权,以人数为标准,而不是以所占分额多少。
14. 有限合伙企业的债务清偿
a. 普通合伙人:
① 所有的普通合伙人对合伙企业的所有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② 新入伙的普通合伙人对入伙前、入伙后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③ 退伙的普通退伙人对基于其退伙前的原因发生的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④ 有限合伙人转变为普通合伙人的,对其作为有限合伙人期间有限合伙企业发生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b. 有限合伙人:
① 所有的有限合伙人均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合伙企业的所有债务只承担有限责任。另外,第三人有理由相信有限合伙人为普通合伙人并与其交易的,该有限合伙人对该笔交易承担与普通合伙人同样的责任。有限合伙人未经授权以有限合伙企业名义与他人进行交易,给有限合伙企业或其他合伙人造成损失的,该有限合伙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② 新入伙的有限合伙人对入伙前有限合伙企业的债务,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承担责任。
③ 有限合伙人退伙后,对基于其退伙前的原因发生的有限合伙企业债务,以其退伙时从有限合伙企业中取回的财产承担责任。
④ 普通合伙人转变为有限合伙人的,对其作为普通合伙人期间合伙企业发生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15. 利润分配
普通合伙企业不能将全部利润分配给部分合伙人,有限合伙企业不得将全部利润分配给部分合伙人,但合伙协议另有约定的除外。
代位权制度是由法国《民法典》最先确立的。我国《合同法》规定,债权人因债务人怠于行使到期债权而对债权人造成损害时,债权人可以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的债权,但该债权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除外。以下四项权利为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权利,不得由债权人代位行使:
1. 非财产性权利,如监护权、婚姻撤销权、离婚请求权、非婚生子女的认领权及否认权、婚生子女的否认权等。
2. 主要为保护权利人无形利益的财产权,如继承或遗赠的承认或抛弃的权利、抚养请求权、因生命、健康、名誉、自由等受到侵害而产生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等。
3. 不得让与的权利,主要指基于个人信任关系而发生的债权或以特定身份关系为基础的债权、不作为债权等。
4. 不得扣押的权利,如养老金、救济金、抚恤金等。
债权人的代位权的成立应具备以下条件:
1. 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债务必须是依法成立的合法的债权债务关系。
2. 债务人须享有对于第三人的债权或返还请求权等现实的权利。
3. 必须是债务人怠于行使债权人到期的债权。
4. 债务人怠于行使债务的行为给债权人造成损害。
根据《合同法》第73条规定,债权人代位权是一种债的保全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