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销权的性质和成立条件
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3-29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了解到很多债权人在行使撤销权时,可请求受益人返还财产,或恢复债务人责任财产的原状。因此,撤销权是兼有请求权和形成权的特点。那么,撤销权的性质和成立条件分别有哪些,合同法中的撤销权是什么。对此,手心律师网小编在下文为您具体解答有关问题。
1. 撤销权的性质
撤销权是一种废罢诉权,其行使必须经过特定的诉讼程序。债权人行使撤销权时,可以要求受益人返还财产,恢复债务人责任财产的原状。因此,撤销权具有请求权和形成权的特点。合同保全中的撤销权与可撤销合同中的撤销权不同,保全撤销权是债权人请求法院撤销债务人与第三人之间已经生效的法律关系。这种撤销权突破了合同相对性,其效力扩及到第三人,并旨在维护债务人清偿债权的能力。而可撤销合同中的撤销权并不扩及到第三人,其目的是消除当事人之间意思表示的瑕疵。
2. 撤销权的成立要件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债权人行使撤销权需要具备以下条件:(1) 债权人必须以自己的名义行使撤销权。(2) 债权人必须对债务人拥有有效债权,该债权可以到期或者未到期。(3) 债务人必须实施了减少财产的处分行为。(4) 债务人的处分行为必须对债权人的债权实现造成损害。债务人减少财产的处分行为包括:(1) 放弃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2) 无偿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3) 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并且受让人知道该情况。对于第(3)种处分行为,除了要求有客观上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事实外,还要求受让人知道这种情况。当债务人的处分行为符合上述条件时,债权人可以请求法院撤销债务人的处分行为。撤销权的行使范围仅限于债权人的债权。
3. 撤销权的行使期限
《合同法》对撤销权的行使规定有期限限制。债权人应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内行使撤销权。如果在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5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该撤销权将被消灭。上述规定中的"5年"期间为除斥期间,不适用诉讼时效中止、中断或者延长的规定。
4. 行使撤销权的法律效果
一旦法院确认债权人的撤销权成立,债务人的处分行为将被视为无效。债务人的处分行为无效的法律后果是双方返还,即受益人应当返还从债务人获得的财产。因此,撤销权的行使旨在恢复债务人的责任财产,债权人并没有优先受偿权利。
5. 撤销权诉讼中的主体与管辖
撤销权必须通过诉讼程序来行使。在诉讼中,债权人作为原告,债务人作为被告,受益人或者受让人作为诉讼上的第三人。撤销权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根据《合同法解释》的规定,债权人行使撤销权所支付的律师代理费、差旅费等必要费用由债务人承担;如果第三人有过错,应适当分担费用。
合同法中的撤销权
撤销权是指在合同法中,当债务人实施了减少财产的行为,危及债权人的债权实现时,债权人为保障自己的债权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处分行为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