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的财产权有哪些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4-06-01
未成年人的财产权是指不满18周岁者对其所有的财产依法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适当处分等权利,那么哪些财产是属于未成年人的?相关的法律是如何规定的?接下来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未成年人的财产权
通过法定义务人应尽的抚养义务而获得的财产
根据法律规定,未成年人享有通过法定义务人应尽的抚养义务而获得的财产。这部分财产包括供其个人使用的物质生活资料和费用,构成未成年人最基本的合法财产。
通过劳动、营业所获得的收入
我国法律规定,16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凭劳动收入自食其力,被视为完全行为能力人。未成年人通过合法劳动获得的经济收入受法律保护。此外,部分未成年人因具有某种特殊技能或专长而被特定行业、部门招收录用,所获收入理应属于自己。
参加各种竞赛、评选活动所获得的奖金和奖品
未成年人通过参加各种竞赛、评选活动,以及完成规定行为所获得的奖金和奖品,享有财产权。
文学、艺术创作或小发明创造所获得的知识产权
未成年人在掌握一定知识、技能后,从事文学、艺术创作或小发明创造,并对其智力劳动成果拥有知识产权,享有相关收益的财产权。
接受赠与或遗赠的财产
未成年人接受赠与或遗赠的财产,在法律上被视为其个人财产。
继承的财产
根据继承法规定,未成年人是父母的第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人,还可以代位继承其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的遗产,并且可以成为遗嘱继承人。即使尚未出生的胎儿,法律亦明确遗产分割时须为其保留必要份额。
按照国家法律、政策规定给予未成年人的财物
根据国家法律、政策规定,未成年人可以获得特定的财物。
行使人身损害的赔偿请求权所获得的赔偿金
未成年人行使人身损害的赔偿请求权所获得的赔偿金,以及行使保险关系中的利益求偿权得到的保险金,属于其财产权。
以未成年人的个人财产从事经营、投资活动所获得的各项收益
未成年人可以以其个人财产从事经营、投资活动,从中获得各项收益。
相关法律规定
最高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6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接受奖励、赠与、报酬,他人不得以行为人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行为能力为由,主张以上行为无效。”根据该规定,未成年人可以通过赠与、奖励等方式获得自己的财产,并且法律并未否定未成年人对自己财物主张所有权。被执行人作为监护人,对属于未成年子女的财产,只有在不妨碍行使财产使用权的情况下代为保管财产,而不得任意处分未成年人财产。《民法通则》第9条规定:“公民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未成年人虽然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但这并不影响其民事权利能力和作为公民拥有的财产权利,如通过接受赠与、继承遗产、接受劳动报酬等方式获得财产。根据法律规定,监护人在管理和保护被监护子女的财产时,除了出于未成年子女的生活和教育等方面的合理需要外,不得随意侵犯和处理未成年子女的财产。虽然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一般情况下其无法通过进行劳动获取劳动报酬,而且因为其所实施的民事行为可能被认定为无效,所以其经济来源比较有限。但是法律规定,未成年人对于接受纯获益的民事行为是合法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