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4-18
录音、录像证据必须在双方谈话交流时没有欺诈、威胁、引诱、收买、骗取等恶意形式的情况下取得。这种取得是善意且必要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查明真实的案情。
虽然录音、录像未经对方同意,但不能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或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
录音中的谈话人身份必须明确,内容清晰,没有疑点,并且没有经过剪接或其他形式的伪造。
录音的内容必须限于与案件相关的具有法律意义的民事行为或活动,不得侵犯他人的隐私或商业秘密。如果必须录制他人的商业秘密,应确保不用于其他目的或未经允许擅自传播扩散。
对方当事人未提出异议或提出异议但没有足以反驳的相反证据。同时,录音、录像资料可以与其他证据结合,通过完整的证据链进行综合、全面分析判断,最大程度地还原客观事实,实现证明目的。
根据《民事诉讼诉法》第63条的规定,证据包括:当事人的陈述、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勘验笔录。这些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
由于视听资料具有易修改、难鉴定等特点,容易被人为地剪接、洗擦甚至模仿、叠音等方式伪造,因此在司法实践中对私下偷录的录音、录像证据的采用非常谨慎。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68条的规定,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根据该规定第69条的规定,以下证据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未成年人所作的与其年龄和智力状况不相当的证言、与一方当事人或其代理人有利害关系的证人出具的证言、存在疑点的视听资料、无法与原件、原物核对的复印件、复制品、无正当理由未出庭作证的证人证言。
根据该规定第70条的规定,如果一方当事人提出的证据,对方当事人提出异议但没有足以反驳的相反证据,人民法院应当确认其证明力。这些证据包括:书证原件或与书证原件核对无误的复印件、照片、副本、节录本;物证原物或与物证原物核对无误的复制件、照片、录像资料等;有其他证据佐证并以合法手段取得的、无疑点的视听资料或与视听资料核对无误的复制件;一方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制作的对物证或现场的勘验笔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