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定犯罪成立的要件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犯罪 > 犯罪构成法律知识

认定犯罪成立的要件

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5-04-15

 
394935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犯罪是指触犯我国刑法的行为,犯罪要承担刑事责任的,而要认定构成犯罪是需要满足一定条件的,那么如何才能认定犯罪成立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三条规定,要认定犯罪成立,必须具备四个基本要件,即犯罪的客体、犯罪的客观方面、犯罪的主体、犯罪的主观方面。

犯罪的客体

犯罪的客体是指犯罪行为所直接危害的对象,包括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

犯罪的客观方面

犯罪的客观方面是指犯罪行为的外部表现,包括犯罪的行为和结果。犯罪的行为是指犯罪主体通过某种行为实施犯罪,而犯罪的结果是指犯罪行为导致的后果。

犯罪的主体

犯罪的主体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自然人是指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个体,而法人是指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组织。

犯罪的主观方面

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在实施犯罪行为时的主观故意或过失。主观故意是指犯罪主体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导致犯罪结果,但仍然故意实施;过失是指犯罪主体由于疏忽大意或不负责任而实施犯罪行为。

刑事案件不起诉的情形

法定不起诉

法定不起诉是指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的不追究刑事责任的6种情形中除“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撤回告诉的”情形外的其他5种情形之一,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酌定不起诉

酌定不起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免除刑罚的案件,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酌定不起诉的情形包括在我国领域外犯罪依照我国刑法规定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在外国已受过刑罚处罚的,聋、哑、盲人犯罪的,防卫过当,避险过当,预备犯的行为,没有造成损害的中止犯的行为,从犯的行为,胁从犯的行为,自首且犯罪较轻的,有重大立功表现的,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酌定不起诉从法律上说是对犯罪嫌疑人作无罪处理。

存疑不起诉

存疑不起诉是指对于经过二次退回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存疑不起诉的情形包括据以定罪的证据存在疑问、无法查证属实的,犯罪构成要件事实缺乏必要的证据予以证明的,据以定罪的证据之间有矛盾不能合理排除的,根据证据得出的结论具有其他可能性而无法排除的。对于存疑不起诉的,在发现新的证据,符合起诉条件时,可以提起公诉。

延伸阅读
  1. 农村内非法买地的法律责任
  2. 非法融资罪的刑罚
  3. 非法集资罪的判断标准
  4. 合同诈骗罪的既遂与未遂的认定标准
  5. 刑讯逼供罪与故意伤害罪的条件和区别

犯罪热门知识

  1. 福利院虐待儿童老人的法律处罚
  2. 单位犯罪的界定和特征
  3. 盗窃少量公私财物的法律处罚
  4. 刑事犯罪行为的状态及其法律后果
  5. 犯罪主体的定义及分类
  6. 从犯和共犯的判刑一样的是对的吗
  7. 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是怎样规定的,有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
犯罪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