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开标前泄露标底是否需要负刑事责任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竞争法 > 招标投标 > 开标法律知识

工作人员开标前泄露标底是否需要负刑事责任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4-02

 
394676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政府进行采购活动时,一般是以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供应商的,投标结束后会对投标进行开标,那么工作人员开标前泄露标底是不是需要负刑事责任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工作人员在开标前泄露标底的行为,根据其构成情况可能需要承担刑事责任,或者受到罚款处罚。如果涉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还可能受到行政处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七十二条的规定,如果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出现以下情形之一,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如果尚不构成犯罪,将受到罚款处罚,并且违法所得将被没收。对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还将受到相应的行政处分:

  1. 与供应商或者采购代理机构恶意串通;
  2. 在采购过程中接受贿赂或者获取其他不正当利益;
  3. 在有关部门依法实施的监督检查中提供虚假情况;
  4. 开标前泄露标底。

工程开标流程

1. 检查投标文件的密封情况

投标人或其推选的代表可以检查投标文件的密封情况,也可以委托公证机构进行检查并公证。当投标人较少时,可以由投标人自行检查;当投标人较多时,可以由投标人推举代表进行检查。招标人也可以根据情况委托公证机构进行检查并公证。公证是指国家专门设立的公证机构根据法律规定和当事人的申请,按照法定程序证明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的非诉讼活动。公证机构是国家设立的司法证明机构,依法行使公证职权。招标人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委托公证机构到场检查并公证。如果投标文件的密封被破坏,投标人或其代表或公证机构应拒收该文件。

2. 当众拆封投标文件

经确认无误的投标文件,由工作人员当众拆封。投标人或投标人推选的代表或公证机构在检查投标文件的密封情况后,确认密封情况良好且无问题,现场工作人员可以在所有在场人员的监督下当众拆封。

3. 宣读投标人名称、投标价格和其他主要内容

拆封后,现场工作人员应高声宣读投标人的名称、每个投标的投标价格以及投标文件中的其他主要内容。其他主要内容包括投标报价是否有折扣或价格修改等。如果要求或允许报替代方案,还应包括替代方案投标的总金额。对于建设工程项目,其他主要内容还包括工期、质量、投标保证金等。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所有投标人了解各家投标者的报价和自己在其中的顺序,了解其他投标的基本情况,以确保开标过程的公开透明。

招标投标热门知识

  1. 开标时间与投标截止时间的一致性
  2. 中标条件
  3. 法律咨询:开标应于什么时间举行?
  4. 招标代理费用计算方法
  5. 中标项目未动迁,开发商重新招标
  6. 法律咨询:投标担保范围有哪些
  7. 自行招标资格申办
招标投标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