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歧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担保法 > 借贷担保 > 借款担保法律知识

分歧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4-18

 
394470
如果约定前无效合同中的抵押合同生效该案中抵押合同是否有1998年8月27日徐某因建房缺乏资金,以其自有住房一座作为抵押担保,向A银行申请贷款人民币10万元,并与A银行签订《借款合同》、《房地产抵押贷款合同》各一份,并办理抵押物登记。合同约定:借款10万元,借款用途建房,月利率6‰,借期37个月,从1998年8月至2001年9月止。后因故该笔贷款未发放。1998年8月31日,徐某又与A银行再次签订《个人住房借款合同》及《个人住房借款抵押合同》各一份,约定借款金额10万元,借款用途购房,月利率为5.925‰,借期为60个月,借期从1998年8月31日起算,并约定原抵押合同一同生效,双方没有重新办理抵押物登记。借款期满后,徐某截至2004年9月15日,仅累计还贷本息26500元,余额未能偿还。为此,A银行于2006年12月15日诉至法院,请求判令徐某偿还借款本息,并拍卖、变卖抵押物房屋优先受偿。
在本案审理中,针对本案抵押担保合同是否生效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

本案抵押合同已生效,理由是双方已于1998年8月27日在房管部门办理抵押物登记。

另一种观点认为:

本案抵押合同未生效,理由是1998年8月27日办理抵押物登记的抵押合同所担保的借款与1998年8月31日借款属两笔不同的借款,不能混同。本案1998年8月31日签订的抵押合同因未办理抵押登记而未生效。

评析

小编同意第二种观点,理由如下:本案中,1998年8月27日与1998年8月31日签订主合同项下的借款是两笔不同的借款,表现在借款用途、利率、借款期限、签约时间均不同。而在房管部门办理抵押物登记的从合同所担保的借款是1998年8月27日签订的借款合同项下的借款,该笔借款未实际发生,从合同的抵押担保也就失去了担保对象。本案又不属最高额抵押贷款,因此,该抵押登记与1998年8月31日借款无关,不能混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当事人以本法第四十二条的财产抵押的应当办理抵押物登记,抵押合同自登记之日起生效。这是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不能由当事人任意约定。本案中,徐某于1998年8月31日签订的抵押合同因未办理抵押物登记而未生效,A银行不能据此主张优先受偿权。

借贷担保热门知识

  1. 借款合同
  2. 贷款担保人拿了钱不还怎么办
  3. 抵押贷款担保人有什么风险吗
  4. 贷款担保的诉讼时效
  5. 作为银行贷款担保人要哪些条件
  6. 银行贷款担保人有什么风险吗
  7. 朋友以我的名义贷款不还怎么办
借贷担保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