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 更新时间:2025-03-02
1. 被告人的行为不符合放纵走私罪的构成要件。根据犯罪构成要件的四要素理论,主体、行为、对象和结果缺一不可。被告人的行为虽然符合不作为犯罪的条件,但只有当某种不作为符合具体犯罪构成要件,并具有违法性和有责性时,才构成犯罪。
2. 被告人不可能存在明知或应知的主观故意。在进口货物估价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实质性的材料支持,低估或高估都是有可能的。被告人在讯问笔录中所说的“尽量关照”并不意味着对“电渗析模板”进行低价审批,而更可能是其他方便的方式。
1. 被告人的行为同时触犯了受贿罪和放纵走私罪的法条,属于一种想象竞合。根据数罪并罚原则,应从一重罪处断。由于受贿罪的法定刑重于放纵走私罪,故应以受贿罪处罚。
2. 被告人放纵走私在前,受贿在后,不应数罪并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受贿后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构成犯罪时,应认定为数罪并罚。然而,对于放纵走私行为先于受贿行为的情况,并无明确的规定。根据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的原则,被告人不应被认定为放纵走私罪和受贿罪数罪并罚。
1. 被告人具有自首情节,依法可以减轻处理。被告人在未被采取强制措施前,自愿向所在单位如实供述其违法违纪行为,属于主动投案,应认定为自首。根据刑法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2. 被告人存在酌定的减轻、从轻情节。首先,被告人认罪态度较好,有深刻的悔罪表现。其次,被告人的主观恶性较轻,且国家损失已追回。最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是初犯,犯罪前无前科,一惯表现较好。综合以上情节,被告人存在法定和酌定的罪轻情节,故请求从轻、减轻处罚并适用缓刑。
综上所述,本辩护人认为,被告人的行为只构成受贿罪,不应数罪并罚。又鉴于被告人有自首行为,且退还全部赃款,根据刑法规定,应减轻处罚。另外,被告人没有前科,认罪态度好,悔罪真诚,依照相关法律规定,应适用缓刑。因此,请求合议庭在评议本案时予以充分考虑并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