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的审理时限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 > 民法类别法律知识

刑事案件的审理时限

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3-16

 
393044

一、侦查阶段

在刑事案件的侦查阶段,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可以进行刑事拘留,并且应当在拘留后的24小时内进行讯问。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聘请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控告等服务。被委托的律师有权向侦查机关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可以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并向其了解有关的案件情况。

二、审查起诉阶段

在刑事案件的审查起诉阶段,人民检察院应当讯问犯罪嫌疑人,并听取被害人和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委托的人的意见。

对于公诉案件,从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而自诉案件的被告人则有权随时委托辩护人。

人民检察院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后三日内,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受理自诉案件后三日内,应当告知被告人有权委托辩护人。

辩护律师自人民检察院对案件审查起诉之日起,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诉讼文书、技术性鉴定材料,并可以会见和通信在押的犯罪嫌疑人。

对于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当在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而对于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半个月。

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并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三、审判阶段

在刑事案件的审判阶段,人民法院在审查公诉案件后,如果起诉书中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并附有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复印件或者照片,应当决定开庭审判。除涉及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案件外,人民法院应当公开进行第一审案件的审理。

辩护律师自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之日起,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本案所指控的犯罪事实的材料,并可以会见和通信在押的被告人。在开庭审理时,辩护律师有权为被告人进行辩护。

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时,应当在受理后一个月以内宣判,最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如果符合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再延长一个月。

法庭审理后,人民法院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的法律规定,分别作出有罪或无罪的判决。

延伸阅读
  1. 刑事案件一审审理时间多长时间
  2. 酒驾肇事致人死亡怎么判刑和赔偿
  3. 原告翻供会有什么后果,刑事案件原告翻供的影响
  4. 刑事案件开完庭后宣判期限
  5. 刑事案件一审审理期限是多长时间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受理的法律概念及其法律后果
  2. 车辆价值损失的赔偿方式
  3. 已生效协议的撤销条件及程序
  4. 指纹证据的法律地位
  5. 我国民事抗诉条件及程序
  6. 如何向法院起诉不赔偿轻微伤的打人者
  7.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执行程序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