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3-16
在刑事案件的侦查阶段,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可以进行刑事拘留,并且应当在拘留后的24小时内进行讯问。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聘请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控告等服务。被委托的律师有权向侦查机关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可以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并向其了解有关的案件情况。
在刑事案件的审查起诉阶段,人民检察院应当讯问犯罪嫌疑人,并听取被害人和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委托的人的意见。
对于公诉案件,从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而自诉案件的被告人则有权随时委托辩护人。
人民检察院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后三日内,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受理自诉案件后三日内,应当告知被告人有权委托辩护人。
辩护律师自人民检察院对案件审查起诉之日起,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诉讼文书、技术性鉴定材料,并可以会见和通信在押的犯罪嫌疑人。
对于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当在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而对于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半个月。
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并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在刑事案件的审判阶段,人民法院在审查公诉案件后,如果起诉书中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并附有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复印件或者照片,应当决定开庭审判。除涉及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案件外,人民法院应当公开进行第一审案件的审理。
辩护律师自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之日起,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本案所指控的犯罪事实的材料,并可以会见和通信在押的被告人。在开庭审理时,辩护律师有权为被告人进行辩护。
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时,应当在受理后一个月以内宣判,最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如果符合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再延长一个月。
法庭审理后,人民法院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的法律规定,分别作出有罪或无罪的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