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缴制下抽逃出资罪
点击数:3 更新时间:2025-04-26
相关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五十九条的规定,如果公司的发起人或股东在认缴了公司的出资后,在公司成立后将出资抽逃,并且抽逃数额达到巨大,就会构成抽逃出资罪。根据该法条,对于违反公司法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或未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或在公司成立后抽逃出资的公司发起人或股东,如果抽逃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将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虚假出资金额或抽逃出资金额百分之二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金。对于单位犯前款罪的,将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的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公司的发起人或股东。公司发起人是指依法创立筹办股份有限公司事务的人,而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是不确定的社会公众。在创设股份有限公司时,不可能存在全体股东共同协商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情况。因此,必须有一些人或单位依照法律规定,筹办创立股份有限公司所需做的各项事务,这些人和单位就是公司的发起人。根据公司法的规定,作为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 发起人可以是自然人或法人,包括中国人、外国人、海外侨胞以及具有法人资格的中国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到我国投资设厂的外国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2. 发起人应当有五人以上。3. 发起人中过半数的人必须在中国境内有住所。对于国有企业改建为股份有限公司的情况,发起人可以少于五人,但应采取募集设立方式。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是指公司的出资人。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自然人、法人和国家都可以依法成为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即公司的出资人,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公民、法人、国家以及外商投资者都可以成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当国家成为股东时,应通过授权投资的部门或机构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