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赔偿的前提条件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国家赔偿法 > 行政赔偿法律知识

行政赔偿的前提条件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5-05-07

 
391777
行政处罚是行政机关对违反法律法规的人或者单位进行的惩戒,而有些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决定并不一定合法的,违法作出的决定侵犯公民权益的,就要进行赔偿,那么行政赔偿必须先确定违法吗?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行政赔偿是指在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犯罪时,被害人提出的一种要求赔偿的制度。然而,要提出行政赔偿,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侵权行为必须属于违法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受害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权要求赔偿。如果受害的公民死亡,那么其继承人和其他有扶养关系的亲属也有权要求赔偿。同样,如果受害的法人或其他组织终止了,那么其权利承受人也有权要求赔偿。

行政机关的赔偿义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当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侵犯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了损害的情况下,该行政机关将承担赔偿的义务。如果有两个以上的行政机关共同行使行政职权,并侵犯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了损害,那么这些共同行使行政职权的行政机关将共同承担赔偿的义务。

此外,法律或法规授权的组织在行使授予的行政权力时侵犯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了损害,那么被授权的组织将承担赔偿的义务。同样地,如果受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或个人在行使受委托的行政权力时侵犯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了损害,那么委托的行政机关将承担赔偿的义务。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赔偿义务机关被撤销,那么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将成为赔偿义务机关;如果没有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那么撤销该赔偿义务机关的行政机关将成为赔偿义务机关。

行政程序法律制度的特点

随着行政程序法律制度的发展,程序法律已经不再局限于司法范畴,而扩大到更广阔的领域。现代的程序法律制度分为立法程序法律制度、行政程序法律制度和司法程序法律制度三个部分。其中,行政程序法律制度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 调整对象:行政程序法律制度主要调整的是行政行为。
  2. 法律化程度:行政程序法律制度只对重要的行政程序进行法律化规定。只有与当事人权益和行政效率密切相关的重大行政程序才由法律规定,其目的是要求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遵循一定的行政程序,以确保行政工作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因此,从是否上升为法律来区分,行政程序可以分为法定行政程序和非法定行政程序。行政程序上升为法律的意义在于,行政程序法律制度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程序规则。一旦违反了程序规则,即构成违法行政行为,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而没有上升为法律的一般程序,即使违反了,也不承担法律责任。因此,人们通常所说的行政程序大多是指法定行政程序。
延伸阅读
  1. 非法采矿的法律后果及财产责任
  2. 电动三轮车交通事故处理程序
  3. 法律服务收费标准
  4. 工伤伤残鉴定程序是怎样的
  5. 员工新入职发生工伤的处理方式

国家赔偿法热门知识

  1. 一、证据提交规定
  2. 行政赔偿的申请条件
  3. 行政赔偿中的追责问题
  4. 国家机关的推荐行为与产品质量法
  5. 司法解释规定:错误执行案件占比60%
  6. 最高人民检察院刑事赔偿工作办公室下发通知,要求执行新的日赔偿标准
  7. 交通费住宿费是行政赔偿的范围吗
国家赔偿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美容院员工正式聘用合同范本
  2. 旅行社员工聘用合同范本
  3. 家政服务员劳动协议书范本
  4. 程序员用工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