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拍卖的基本规定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竞争法 > 拍卖法 > 拍卖法法律法规法律知识

第一章 拍卖的基本规定

点击数:3 更新时间:2025-07-10

 
390548
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

第一条 规范拍卖行为的目的

为了规范拍卖行为,维护拍卖秩序,保护拍卖活动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制定本法。

第二条 适用范围

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拍卖企业进行的拍卖活动。

第三条 定义

拍卖是指以公开竞价的形式,将特定物品或者财产权利转让给最高应价者的买卖方式。

第四条 拍卖活动原则

拍卖活动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遵循公开、公平、公正、诚实信用的原则。

第五条 监督管理机构

国务院负责管理拍卖业的部门对全国拍卖业实施监督管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和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负责管理拍卖业的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拍卖业实施监督管理。公安机关对拍卖业按照特种行业实施治安管理。

第二章 拍卖标的

第六条 拍卖标的范围

拍卖标的应当是委托人所有或者是依法可以处分的物品或者财产权利。

第七条 禁止作为拍卖标的的物品

法律、行政法规禁止买卖的物品或者财产权利,不得作为拍卖标的。

第八条 需审批的拍卖标的

依照法律或者国务院规定需经审批才能转让的物品或者财产权利,在拍卖前,应当依法办理审批手续。委托拍卖的文物,在拍卖前,应当经拍卖人所在地的文物行政管理部门依法鉴定、许可。

第九条 特殊情况下的拍卖标的

国家行政机关依法没收的物品,充抵税款、罚款的物品和其他物品,按照国务院规定应当委托拍卖的,由财产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和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指定的拍卖人进行拍卖。拍卖由人民法院依法没收的物品,充抵税款、罚款的物品以及无法返还的追回物品,适用前款规定。

第三章 拍卖当事人

第一节 拍卖人

第十条 拍卖人的定义

拍卖人是指依照本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设立的从事拍卖活动的企业法人。

第十一条 拍卖企业的设立

拍卖企业可以在设区的市设立。设立拍卖企业必须经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拍卖业管理的部门审核许可,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登记,领取营业执照。

第十二条 拍卖企业的条件

设立拍卖企业,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有1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注册资本; (二)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住所和章程; (三)有与从事拍卖业务相适应的拍卖师和其他工作人员; (四)有符合本法和其他法律法规的拍卖业务规则;

延伸阅读
  1. 未经质证的证据是否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2. 网购纠纷的管辖法院确定原则
  3. 发包人的连带责任
  4. 医疗事故鉴定办理时限
  5. 管辖权异议的定义和争议

拍卖法热门知识

  1. 中标项目转让、肢解和分包行为的法律处罚
  2. 委托寻找海外客商合同
  3. 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强制转让程序中的优先购买权实现方式
  4. 法院公示和拍卖程序
  5. 房产拍卖及相关法律问题解析
  6. 拍卖标的加价幅度、成交价、佣金的定义与解释
  7. 拍卖人的指定规定
拍卖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假冒注册商标纠纷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交通事故全责无责划分
  4. 交通事故主次责任划分
  5.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6.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7. 房屋相邻关系

热门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装修劳动仲裁申请书范本
  4. 销售劳动仲裁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