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拍卖的基本规定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竞争法 > 拍卖法 > 拍卖法法律法规法律知识

第一章 拍卖的基本规定

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5-07-10

 
390548
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

第一条 规范拍卖行为的目的

为了规范拍卖行为,维护拍卖秩序,保护拍卖活动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制定本法。

第二条 适用范围

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拍卖企业进行的拍卖活动。

第三条 定义

拍卖是指以公开竞价的形式,将特定物品或者财产权利转让给最高应价者的买卖方式。

第四条 拍卖活动原则

拍卖活动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遵循公开、公平、公正、诚实信用的原则。

第五条 监督管理机构

国务院负责管理拍卖业的部门对全国拍卖业实施监督管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和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负责管理拍卖业的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拍卖业实施监督管理。公安机关对拍卖业按照特种行业实施治安管理。

第二章 拍卖标的

第六条 拍卖标的范围

拍卖标的应当是委托人所有或者是依法可以处分的物品或者财产权利。

第七条 禁止作为拍卖标的的物品

法律、行政法规禁止买卖的物品或者财产权利,不得作为拍卖标的。

第八条 需审批的拍卖标的

依照法律或者国务院规定需经审批才能转让的物品或者财产权利,在拍卖前,应当依法办理审批手续。委托拍卖的文物,在拍卖前,应当经拍卖人所在地的文物行政管理部门依法鉴定、许可。

第九条 特殊情况下的拍卖标的

国家行政机关依法没收的物品,充抵税款、罚款的物品和其他物品,按照国务院规定应当委托拍卖的,由财产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和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指定的拍卖人进行拍卖。拍卖由人民法院依法没收的物品,充抵税款、罚款的物品以及无法返还的追回物品,适用前款规定。

第三章 拍卖当事人

第一节 拍卖人

第十条 拍卖人的定义

拍卖人是指依照本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设立的从事拍卖活动的企业法人。

第十一条 拍卖企业的设立

拍卖企业可以在设区的市设立。设立拍卖企业必须经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拍卖业管理的部门审核许可,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登记,领取营业执照。

第十二条 拍卖企业的条件

设立拍卖企业,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有1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注册资本; (二)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住所和章程; (三)有与从事拍卖业务相适应的拍卖师和其他工作人员; (四)有符合本法和其他法律法规的拍卖业务规则;

延伸阅读
  1. 商品房住宅保修期
  2. 言辞证据的定义
  3. 证人证言的法律效力评估
  4. 劳务合同
  5. 公司档案管理制度

拍卖法热门知识

  1. 对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债权文书有争议的处理方式
  2. 无形资产拍卖的五个要素
  3. 拍卖法律关系的定义和特点
  4. 委托拍卖合同及相关文件
  5. 电子拍卖的定义和特点
  6. 资产拍卖佣金收取比例
  7. 同仁堂以1亿零600万元成功受让“狗不理”国有产权
拍卖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2.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5. 工伤医疗期的计算方式和内容
  6. 工伤赔偿项目的具体内容
  7.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热门合同下载

  1. 空调购销合同范本
  2. 课桌采购合同范本
  3. 仓储服务合同范本
  4. 机票合作协议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