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律师证据不充分的情况下如何开庭审理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审判程序 > 第一审普通程序法律知识

原告律师证据不充分的情况下如何开庭审理

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5-03-03

 
389506
目前有很多人在发生纠纷的时候都会第一时间想到用打官司的方式来解决,原告也找了律师来给自己打官司,但是律师跟原告反映,该案件的证据不太充分,让原告担心无法顺利开庭,那原告律师证据不充分怎么开庭?针对相关问题手心律师网小编做了详细介绍。

一、案件受理即应开庭审理

根据法律规定,只要人民法院受理了案件,就应该进行开庭审理,除少数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外。不同性质的案件有不同的情形。

二、证据不足不是开庭的前提条件

开庭审理和证据不足之间的关系是,应该先经过开庭的质证和辩论,才能确定证据是否不足。证据不足是在开庭审理后确定的结论,而不是在开庭之前就决定是否开庭。因此,只有经过开庭审理,才能确定证据是否充分。

民事诉讼中原告提不出证据的后果

在民事诉讼中,法院没有义务为原告或被告调取证据。原告如果不能提供证据,有可能承担败诉的风险。

法院调取证据的情况分为两种:

一、依职权调取证据

这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1. 涉及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他人合法权益的事实认定;
  2. 涉及依职权追加当事人、中止诉讼、终结诉讼、回避等程序事项。

二、依申请调查取证

这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1. 由国家有关部门保存而须由人民法院调取的证据材料;
  2. 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证据材料;
  3. 确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其他证据材料。

民事诉讼中原告败诉的主要原因

民事诉讼中,原告败诉的主要原因包括:

  1. 主体不适应:原告没有诉讼的主体资格,与所诉讼事项没有利害关系。
  2. 告错了对象:原被告之间发生的法律关系是被告的职务行为,而起诉的是被告个人等。
  3. 超过诉讼时效:原告在诉讼时效之外行使诉讼权,未有诉讼时效中断或中止情形。
  4. 管辖错误:将行政案件当作民事案件诉讼等。
  5. 举证不能:原告不能提供证据,或提供的证据不合法或存在重大瑕疵,法院不予采信。
  6. 索赔过高:在一些侵权案件中,原告索赔金额过高,明显超出实际损失,导致损失大量诉讼费用。
  7. 合同无效:因签订的合同无效,原告自身有过错,应承担民事责任。
延伸阅读
  1. 交通事故赔偿诉讼程序
  2. 温州拆迁房屋纠纷哪里管?
  3. 公诉前犯罪嫌疑人可以见家属吗
  4. 国际商事仲裁裁决在美国的承认与执行
  5. 王某甫刑事赔偿案:专业律师为您解读细节并提供法律建议

审判程序热门知识

  1. 二审开庭询问流程详解
  2. 民事案件的审理期限及结案时间
  3. 证据的特性及其意义
  4. 法官是否有权提前告知原告判决结果?
  5. 公示催告程序的特点及适用情况
  6. 离婚财产二审一般应该怎样处理?
  7. 审判监督程序如何提起
审判程序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