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令第9号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消费者权益法 > 消费权益法规法律知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令第9号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5-04

 
388567
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为了加强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防范资金风险,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备案

发卡企业应在开展单用途卡业务之日起30日内按照规定办理备案。

发卡企业应向备案机关提交《单用途卡发卡企业备案表》、《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规模发卡企业还应提交经审计机构审计的上一年度财务报表(加盖公章),实体卡样本(正反面)、虚拟卡记载的信息样本,单用途卡业务、资金管理制度,单用途卡购卡章程、协议,资金存管账户信息和资金存管协议。集团发卡企业还应提交集团股权关系说明;品牌发卡企业还应提交企业标志、注册商标所有权或排他使用权证明。

备案机关对已备案的发卡企业予以编号,并在指定媒体上公告,提供公众查询服务。

发卡企业类型改变或单用途卡业务终止时,发卡企业应在变化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向备案机关办理变更、注销手续。

第三章发行与服务

发卡企业可发行记名卡和不记名卡,记名卡可挂失。

发卡企业应在实体卡卡面上记载发卡企业名称及联系方式、卡号、使用规则、注意事项等。集团发卡企业还应标明集团名称,品牌发卡企业应标明统一的企业标志或注册商标。虚拟卡也应记载上述信息。已备案的发卡企业可标明备案编号。

发卡企业或售卡企业应公示或向购卡人提供单用途卡章程,并应购卡人要求签订购卡协议。发卡企业或售卡企业应履行提示告知义务,确保购卡人知晓并认可单用途卡章程或协议内容。

个人或单位购买(含充值)记名卡的,或一次性购买1万元(含)以上不记名卡的,应出示有效身份证件,并留存相关信息。

发卡企业和售卡企业应保存购卡人的登记信息5年以上,并保密这些信息。

单位一次性购买单用途卡金额达5000元(含)以上或个人一次性购卡金额达5万元(含)以上的,以及单位或个人采用非现场方式购卡的,应通过银行转账,不得使用现金。发卡企业或售卡企业应对转账进行登记,并开具发票。

单张记名卡限额不得超过5000元,单张不记名卡限额不得超过1000元。

使用单用途卡购买商品后需要退货的,发卡企业或受理企业应将资金退至原卡。原单用途卡不存在或退货后卡内资金余额超过单用途卡限额的,应退回至持卡人在同一发卡企业的同类单用途卡内。退货金额不足100元(含)的,可支付现金。

发卡企业或售卡企业应提供退卡服务。办理退卡时,应要求退卡人出示有效身份证件,并留存相关信息。发卡企业或售卡企业应将资金退至与退卡人同名的银行账户内,并留存银行账户信息。退卡人持有的卡内资金余额不足100元(含)的,可支付现金。

发卡企业终止兑付未到期单用途卡的,应向持卡人提供免费退卡服务,并在终止兑付日前至少30日在指定媒体上进行公示。

第四章资金管理

发卡企业应定期核对与单用途卡业务相关的账务,及时对交易数据进行记录和清算。

发卡企业应对预收资金进行严格管理。预收资金只能用于发卡企业主营业务,不得用于投资及借贷。

主营业务为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的发卡企业,预收资金余额不得超过其上一会计年度主营业务收入的40%。主营业务为居民服务业的发卡企业的预收资金余额不得超过其上一会计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工商注册登记不足一年的发卡企业的预收资金余额不得超过其注册资本的2倍。

规模发卡企业、集团发卡企业和品牌发卡企业实行资金存管制度。规模发卡企业存管资金比例不低于上一季度预收资金余额的20%;集团发卡企业存管资金比例不低于上一季度预收资金余额的30%;品牌发卡企业存管资金比例不低于上一季度预收资金余额的40%。

规模发卡企业、集团发卡企业和品牌发卡企业应确定一个商业银行账户作为资金存管账户,并与存管银行签订资金存管协议。

规模发卡企业、集团发卡企业和品牌发卡企业可以使用担保预收资金的保证保险、银行保函等方式冲抵全部或部分存管资金。

发卡企业应建立与发行单用途卡规模相适应的业务处理系统,并保障信息安全和运行质量。

发生重大或不可恢复的技术故障时,发卡企业应立即向备案机关报告。

发卡企业应将单用途卡业务纳入日常管理,制定预收资金结算、风险管理、日常监督、应急处置等制度。

规模发卡企业应根据要求填报单用途卡业务情况报告。

第五章监督管理

商务部和地方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应对发卡企业和售卡企业的单用途卡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状况等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

商务部应建立健全“单用途商业预付卡业务信息系统”。地方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应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发卡企业的监督管理。

商务部和地方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应接受与本办法有关的举报和投诉。

第六章法律责任

违反本办法的行为将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

第七章附则

已开展单用途卡业务的发卡企业应在本办法实施之日起90日内完成备案。

动力燃料销售企业发行的记名预付凭证不适用本办法。

第42条 本办法的实施时间

本办法自2012年11月1日起开始生效。

消费者权益法热门知识

  1. 网上团购是否有发票?
  2. 气表被装反业主是否可以不支付报酬
  3. 法律对消费者安全保障权的规定
  4. 赠品是否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
  5.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第62号公布
  6. 餐馆要求加收清洁费的合法性分析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改后的亮点
消费者权益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