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5-02-09
在进行婚前财产公证之前,当事人需要准备以下几种材料:
个人身份证明包括身份证、户口簿以及申请人的未婚证明(由申请人单位人事部门或户籍所在地街道办事处出具)。对于已婚的当事人,还需要携带结婚证。
财产所有权证明可以是房产证,也可以是未拿到产权证的购房合同和付款发票。另外,经过协商一致达成的协议书也需要准备好。
准备好上述材料后,双方必须亲自到公证处提出公证申请,并填写相关的申请表格。不允许委托他人代理或单独办理婚前财产公证。
婚前财产公证是指夫妻或未婚夫妻对双方婚前的个人财产或婚后共同财产进行界定的活动。公证机构根据法律对夫妻双方就各自婚前财产和债务的范围和权利归属问题所达成的协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证明。
婚前财产公证有两种形式:
在实际生活中,并非所有财产都需要进行婚前财产公证。一般而言,容易举证的财产无需公证,而难以举证的财产则需要进行婚前财产公证。例如,不动产如房产和汽车因为实行登记制度且产权明确,所以无需公证。然而,动产如存款、玉器和金银首饰等贵重物品的产权随时处于变动状态,为了避免在离婚时产生争议,需要进行婚前财产公证。举个例子,如果一方在婚前拥有一套房产,而在婚姻存续期间,该房产被拆迁并获得补偿款,这笔补偿款属于个人财产。如果需要,就应及时办理婚姻财产公证。由于补偿款属于动产,如果没有公证,一旦发生纠纷,很难确定归属。无法明确归属的财产将被视为共同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