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 更新时间:2025-03-05
1、签订股权转让合同,公司办理了相应股东变更登记,受让方取得股东资格。
根据一般情况下的流程,股权转让的完成标志是当事人签订股权转让合同,并且公司办理了相应的股东变更登记,使受让方取得了股东资格。具体操作包括公司注销原股东的出资证明,向新股东签发新的出资证明,并相应修改公司章程和股东名册中有关股东及其出资额的记载。如果公司未能履行上述义务,股权转让将失去否定他人主张的效力。然而,由于公司未办理相关变更手续,股权转让的完成仅对内部生效,不能对抗公司外部的当事人。
根据《公司法》第73条的规定,转让股权后,公司应当注销原股东的出资证明书,向新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并相应修改公司章程和股东名册中有关股东及其出资额的记载。根据第139条的规定,记名股票应通过背书方式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方式进行转让;转让后,公司应将受让人的姓名或名称及住所记载于股东名册。由此可见,股权变更是向公司进行登记变更,即变更股东名册。根据《公司法》第32条的规定,“记载于股东名册的股东,可以依股东名册主张行使股东权利。”因此,股权变动的生效应以内部变更为准,外部登记的效力在于对抗第三人,而非股权变动本身的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