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规定的股东公司解散请求权及其限制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的变更形式 > 公司解散法律知识

《公司法》规定的股东公司解散请求权及其限制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5-05

 
385863
公司解散之诉中当事人的诉讼主体地位的确定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股东拥有公司解散请求权,即基于其股权受到侵犯或其他法定理由,请求解散公司的实体权利。因此,股东有权作为原告提起解散公司的诉讼。然而,为了防止部分股东滥用诉讼权利请求解散公司,从而损害公司和其他股东的权益,或对公司经营造成不利影响,法律对申请司法解散公司的股东资格进行了必要的限制。其中,持股份额的限制是必须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与其他国家公司法不同的是,我国公司法没有规定股东的持股时间限制。

公司解散之诉的被告身份争议

关于公司解散之诉的被告身份,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侵权股东应为被告

支持这一观点的理由是,侵权股东通过操纵公司侵犯自身的权益,因此应以其为被告。

第二种观点:公司应为被告

这一观点认为,虽然起诉股东是直接与其他股东发生利益冲突,但侵权股东的行为都是以公司的名义进行的。而且,如果起诉股东胜诉,承担法律后果的仍然是公司。因此,公司应为被告。

第三种观点:公司与侵害其权益的股东应为共同被告

这一观点认为,公司解散涉及到公司的存亡,直接关系到其他股东的切身利益,因此应将公司与侵害其权益的股东列为共同被告。

笔者赞同第二种观点,因为解散公司之诉的目标是消除公司法律关系,其判决效力由公司承担,因此公司应成为解散之诉的被告。同时,由于公司往往由侵权股东控制,公司作为被告已经代表了侵权股东的意愿,因此没有必要再将侵权股东列为当事人。

其他股东的诉讼地位

对于提起公司解散之诉的股东之外的其他股东,由于公司解散之诉关系到公司的存续,法院的判决结果必然与这些股东存在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因此,应将其他股东列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延伸阅读
  1. 公司法司法解释二(修正版)
  2. 公司股东债权投资的法律影响
  3. 出资人是否有权提出解散公司
  4. 合同未履行完毕是否可解散公司
  5. 国有股份制公司的解散条件及程序

公司的变更形式热门知识

  1. 公司注销如何清理往来
  2. 海南e登记怎么注销公司
  3. 怎样从网上消除工商登记注销公司
  4. 江西省企业登记网络服务平台怎么注销公司
  5. 法院公司解散流程是怎样的
  6. 总公司应对分公司的债务承担什么责任
  7. 公司分立能把土地分出去吗
公司的变更形式知识导航

公司法纠纷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合伙清算纠纷
  3. 公司破产纠纷
  4. 新三板交易纠纷
  5. 融资纠纷
  6. 公司设立纠纷
  7. 股权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