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审行政判决书格式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审判程序 > 第二审程序法律知识

二审行政判决书格式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5-13

 
384840

首部

1. 标题

法院名称和文书种类应分两行写明。

2. 编号

编号应写在标题的右下方,例如:“[xx年]×行终字第××号”。

3. 案件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的基本情况

二审案件当事人应分为“上诉人”和“被上诉人”,并在括号中注明其在原审中的诉讼地位。

如果原审中有第三人,除提出上诉的一方外,其余当事人应标注为“第三人”。

如果所有原审上诉人都提起上诉,可以并列为“上诉人”,不必再写被上诉人。

如果只有一人或部分人提起上诉,如果诉讼标的可以分开上诉,未上诉的当事人可以不列出;如果诉讼标的不可分开上诉,未上诉的当事人应列为被上诉人。

二审案件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的基本情况的表述与一审行政判决书的写法相同。

4. 案由、审判组织、审判方式和开庭审理过程

“上诉人×××因××(案由)一案,不服××××人民法院[年度]×行初字第××号行政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或不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写明到庭的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等)到庭参加诉讼。”(书面审理的写“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对本案进行了审理现已审理终结。”)

正文

1. 事实

该部分应包括上诉争议的内容以及二审法院依法查明认定的事实和证据。

二审案件所审理的客体是一审法院的判决,二审案件当事人争议的实体问题主要是通过上诉人的上诉请求和被上诉人的答辩表现出来的。这一段的表述,可以先概括写明原审认定的事实和判决结果,再简述上诉人的上诉请求及其主要理由,被上诉人的主要答辩内容以及第三人的意见。

上诉争议的内容写完之后,应另起一行,写明二审认定的事实和证据。

2. 判决理由

理由应针对上诉人的上诉请求和理由,就原审判决认定的事实是否清楚,适用法律、法规是否正确,有无违反法定程序,上诉理由是否成立,上诉请求是否应予支持,以及被上诉人的答辩是否有理由等进行分析论证。还应同时写明判决维持、撤销或者变更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理由。

阐述理由的方法可以参照制作第一审行政判决书的要求,要有针对性和说服力,注重事实分析和法理分析,回答上诉争议的主要问题,引出合乎逻辑的公正结论。

二审判决所依据的法律条文,应分别引用《行政诉讼法》第61条第(一)、(二)、(三)项的规定。除引用《行政诉讼法》有关条款外,如果全部改判或部分改判,还应引用改判所依据的实体法的相关条款。

3. 判决结果

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第61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根据不同情形,有不同的判决处理结果:

(1) 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的,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2) 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但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依法改判;

(3) 原判决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者由于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的,可以查清事实后改判。

上述三种不同结果的处理方式,在行文时可以分别表述为:

(1) 维持原审判决的,写成:“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2) 撤销原审判决,维持行政机关的具体行为的,写成:“一、撤销××××(行政机关名称)××××年×月×日(××××)×××字第××号处罚决定(复议决定或其他具体行政行为)。”

(3) 撤销原审判决,同时撤销或变更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写成:“一、撤销××××人民法院(××××)×行初字第××号行政判决;二、撤销(或变更)××××(行政机关名称)××××年×月×日(××××)×××字第××号处罚决定(复议决定或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三、……(写明二审法院改判结果的内容。如无需变更判决的,此项不写)”

尾部

应依次写明诉讼费用的承担、判决的效力、合议庭成员署名、判决日期、书记员署名等。

关于诉讼费用的承担问题,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决定。对于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的案件,二审诉讼费用由上诉人承担;双方当事人都提出上诉的,由双方分担;对于撤销原判,依法改判的案件,应同时对一审和二审的诉讼费用承担方式和数额作出决定,相应地变更一审法院对诉讼费用承担的决定。

尾部其他内容的具体写法与第一审行政判决书的尾部写法相同。

延伸阅读
  1. 开发商价格欺诈仲裁判决书
  2. 行政裁定书(驳回起诉用)范本是怎样的
  3. 两起行政申诉案件抗诉成功,改判胜诉
  4. 二审维持原判或改判行政判决书如何书写
  5. 二审维持原判或改判行政判决书范本是怎样的

审判程序热门知识

  1. 民事案件的法院审理程序
  2. 一、上诉程序及开庭时间
  3. 民事诉讼案件开庭时间的相关规定
  4. 法庭审理笔录的重要性
  5. 合同纠纷的判决书何时出具?
  6. 一审法官未送达上诉材料的处理方式
  7. 网上可以向法院申请支付令吗
审判程序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