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4-12-23
根据各自治地方的规定,结婚年龄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在一些自治地方的“补充规定”中,不仅规定了结婚年龄,还明确提出了提倡晚婚的政策。例如,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的补充规定中规定了“提倡晚婚,实行计划生育”;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的变通规定中规定了“晚婚晚育应予鼓励”;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变通规定中规定了“提倡晚婚晚育”。
在一些地方的规定中,只明确了结婚年龄,而没有明确提出晚婚的政策。例如,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变通规定中只规定了婚龄。
在一些地方的规定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出晚婚的政策,但针对本民族、本地方的习俗,明文禁止早婚。例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补充规定中规定了少数民族公民的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0周岁,女不得早于18周岁,并禁止未达结婚年龄的男女预先订婚。
我国的法定结婚年龄在《婚姻法》中有明确规定。根据《婚姻法》第五条的规定,男性不得早于22周岁结婚,女性不得早于20周岁结婚。晚婚晚育应予以鼓励。此外,《民法典》(2021.1.1生效)第一千零四十七条也对结婚年龄进行了规定,男性不得早于22周岁结婚,女性不得早于20周岁结婚。与《民法典》相冲突的条例将失效。
法定婚龄是指法律上规定的男女结婚的最低年龄。如果双方或一方低于法定婚龄,不得结婚;只有达到或者高于法定婚龄后才允许结婚。这样的规定是有科学依据的,也完全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法定婚龄的基本精神是限制早婚,鼓励晚婚和晚育。
尽管《婚姻法》规定的婚龄具有普遍适用性,但在特殊情况下,法律也允许对婚龄作出例外规定。考虑到我国多民族的特点,《婚姻法》第五十条规定了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结合当地民族婚姻家庭的具体情况,制定变通规定。目前,一些民族自治地方的立法机关对婚姻法中的法定婚龄作出了相应的变通规定。例如,新疆、内蒙古、西藏等自治区以及一些自治州和自治县,都将男性20周岁、女性18周岁作为本地区的最低婚龄。然而,这些变通规定仅适用于少数民族,不适用于生活在该地区的汉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