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规定个人股东的资格条件
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9-18
依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公司是由股东出资设立的,而公司的股东履行出资的责任后,就可以拥有公司的股权,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成为公司股东的,那么公司法规定什么人可以成为股东?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机构股东和个人股东的定义
根据公司法规定,股东是指持有股份的股份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的人,他们有权参加股东大会并拥有表决权,也包括合资经营的工商企业的投资者。根据股东的主体身份,股东可以分为机构股东和个人股东。机构股东指的是享有股东权益的法人和其他组织,包括各类公司、各类全民和集体所有制企业、各类非营利法人和基金等机构和组织。个人股东是指普通自然人股东。
个人股东资格的限制
根据《公司法》第一百四十六条的规定,以下情况的人不能作为个人股东:
- 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
- 正在被执行刑罚或者正在被执行刑事强制措施的人。
- 正在被公安机关或者国家安全机关通缉的人。
- 因犯有贪污贿赂罪、侵犯财产罪或者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被判处刑罚,执行期满未逾五年;因犯有其他罪,被判处刑罚,执行期满未逾三年,或者因犯罪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执行期满未逾五年。
- 担任因经营不善破产清算的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者董事、经理,并对该企业的破产负有个人责任,企业破产清算完结后未逾三年。
- 担任因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并对该企业违法行为负有个人责任,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后未逾三年。
- 个人负债数额较大,到期未清偿。
- 根据法律和国务院规定不得担任法定代表人的其他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