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事故离开现场是否构成逃逸行为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肇事 > 交通肇事知识法律知识

小事故离开现场是否构成逃逸行为

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5-03-23

 
378348
发生小的交通事故后,当事人完成是可以自行协商处理的,要撤离事故的现场,不能阻碍交通的,但有些人会驾车离开事故的现场,这种行为是比较严重的,那么小事故离开现场算不算逃逸?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发生小的交通事故后,驾驶机动车离开现场的行为,如果构成逃逸法律责任,将构成沟通肇事逃逸。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一百一十二条的规定,以下用语的含义是:

(一)“交通肇事逃逸”,指的是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责任而驾驶或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以及潜逃藏匿的行为。

交通肇事逃逸的严重后果

交通肇事逃逸的后果非常严重。肇事后逃逸不仅违反伦理道德,还违反法律,其后果通常也是严重的。

责任认定的重要性

当事人逃逸或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导致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时,应承担全部责任。在交通事故中,肇事司机可能无责任或只有部分责任,但如果逃逸导致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司机将承担交通事故的全部责任。

损害赔偿的重要性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赔偿费用可能从几千元到几十万元不等。如果肇事车辆投保了第三者责任险,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保险公司有先予支付赔偿费的义务。然而,如果肇事车辆逃逸,根据《保险合同》约定,保险公司将不再承担保险责任,车主将承担全部赔偿费用。

行政处罚的严重性

对于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司机,不论事故后果的大小,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都将吊销其机动车驾驶证,并终身不得重新取得。

刑事责任的严重性

肇事后逃逸属于法定的加重情节。如果伤者因抢救不及时而死亡,肇事司机可被判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如果伤者未死亡,机动车驾驶员为了逃避法律追究,将撞伤者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遗弃,导致伤者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严重残废,将构成故意杀人罪或故意伤害罪,将面临更严厉的处罚。此外,法律还规定,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乘车人指使肇事司机逃逸,致使伤者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上述人员将被视为交通肇事罪的共犯。

有些交通肇事逃逸者试图逃避法律的制裁,但法网恢恢,疏而不漏。那些自作聪明的肇事者最终会付出惨重的代价,无论是刑罚、拘留还是赔偿。因此,提醒大家,发生车辆肇事后千万不能逃逸,应在尽快救助事故伤者的同时,主动接受调查并依法承担自己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将他人和自己的损害降到最低。

延伸阅读
  1. 怎样制定交通事故认定书
  2. 小事故交通肇事逃逸怎么处罚
  3. 交通肇事罪的司法程序有哪些
  4. 职工发生交通事故工伤的认定
  5. 开车撞到花坛后走了算肇事逃逸吗

交通肇事热门知识

  1. 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
  2. 小事故逃逸对抵押登记的影响
  3. 亲兄弟打架致轻伤二级,判刑问题分析与解答
  4. 交通事故主责算犯罪吗
  5. 车祸致人死亡刑事责任
  6. 车祸致一人重伤要坐牢吗
  7. 骑自行车的撞死骑电动车的
交通肇事知识导航

交通事故解决方案

  1. 碰瓷处理指南
  2. 交通肇事逃逸
  3. 交通事故赔偿项目
  4. 交通事故全责无责划分
  5.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流程
  6. 交通事故主次责任划分
  7. 交通事故伤残评定流程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