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证投诉处理办法的制定和目的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公证法 > 公证程序法律知识

公证投诉处理办法的制定和目的

点击数:3 更新时间:2025-03-05

 
37785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暂行条例》的相关规定,为了规范公证投诉制度,加强对公证工作的监督,提高公证质量,维护公证机构的声誉和公证投诉人的合法权益,制定了公证投诉处理办法。

第一条:投诉人和被投诉人的定义

投诉人是指根据本办法第五条规定的范围提出投诉的任何人。被投诉人是指投诉人投诉的公证处、公证人员。

第二条:受诉机关的定义

受诉机关是指所在公证处、直接主管被投诉人的司法行政机关或其上一级司法行政机关、公证员协会。

第三条:受诉机关的职责

受诉机关在接受投诉案件后,应认真调查研究,查明事实,并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司法部的规定进行处理。

第四条:投诉范围

本办法适用的投诉范围包括:

(一) 刁难当事人,服务态度恶劣,造成不良影响的;

(二) 无故推诿,应当受理的公证事项而不予受理的;

(三) 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贪污、索贿、受贿的;

(四) 故意出具虚假公证书或因工作失职造成错证,致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

(五) 泄露国家秘密或当事人隐私的;

(六) 未按国家规定标准收取公证费或巧立名目滥收公证费的;

(七) 其他侵害或防碍当事人合法权益实现的行为。

第五条:投诉方式和要求

投诉人可以通过信函、电话或来访的方式提出投诉,必须如实署名,并尽可能具体、明确地陈述投诉内容,并附上相应的证据材料。对于匿名投诉,也会进行调查处理。

第六条:受诉机关的接待和登记

受诉机关应设立意见箱和投诉电话,指定专人负责受理投诉工作,并认真做好接待登记。登记内容包括:投诉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联系地址(住址或单位名称)、联系电话、接待时间、投诉事由、涉及人员。对于投诉人来访或以口头方式进行投诉的,应热情接待,并认真记录谈话笔录,笔录应交投诉人核对并签名。

第七条:受诉机关的处理时限

受诉机关在接到或收到投诉后的次日起60日内,应依法对投诉事项进行处理,并以信函方式答复投诉人。如果投诉事项复杂,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处理完毕,应向投诉人说明情况并延长答复时间,但最长不得超过3个月。对于上级机关委托调查的投诉事项,应在1个月内上报调查结果和处理意见。如果无法及时查清事实,应在规定限期内报告调查进展情况。

第八条:听取被投诉人的申辩

受诉机关在处理投诉案件时,必须听取被投诉人的申辩。

第九条:处理结果的公开

受诉机关应当公开处理结果。

第十条:生效日期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生效。

延伸阅读
  1. 商品侵权怎样处理
  2. 投诉租房中介公司应该找哪个部门
  3. 签租房合同被坑怎么办
  4. 租房纠纷12315管吗
  5. 吃外卖食物中毒如何找商家赔偿

公证法热门知识

  1. 赠与书的法律效力
  2. 婚前存款不公证离婚怎么判
  3. 婚后房子可以公证吗
  4. 夫妻之间财产公证书怎么写
  5. 婚前房产婚后自己可以公证吗
  6. 结婚后可以做财产公证吗多少钱
  7. 婚内房产能公证给一方吗
公证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美容院员工正式聘用合同范本
  2. 旅行社员工聘用合同范本
  3. 程序员用工合同范本
  4. 公司员工用劳动合同范本(内部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