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5-03-14
执行管辖权异议是指当事人对法院受理执行申请后的管辖权提出异议的制度。根据相关规定,当事人应当在收到执行通知书之日起十日内提出该异议。
执行管辖权异议的提出主体是当事人。而提出执行管辖权异议的时间应当在收到执行通知书之日起10日内。
法院应当对当事人提出的执行管辖权异议进行审查。根据审查结果,异议可能成立或不成立。
1. 异议成立的情况:
A. 应当撤销执行案件;
B. 并告知当事人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申请执行。
2. 异议不成立的情况:裁定驳回。
当事人对裁定不服时,可以向上一级法院申请复议。需要注意的是,在执行管辖权异议审查和复议期间,执行不会停止。
滥用管辖权异议制度会导致诉讼延迟,与及时解决民事纠纷的宗旨相违背。同时,在法院处理管辖权异议期间,异议申请人可能会转移财产等行为,损害对方当事人的利益。此外,滥用管辖权异议还会浪费司法资源。因此,有必要采取措施遏制滥用行为。
以下是一些相关措施:
1. 严格审查立案条件,减少管辖权异议案件的发生。
2. 对当事人提出管辖权异议的申请要件和理由作出排除性规定。
3. 加强法律释明工作,引导当事人诚信诉讼。
4. 统一执法尺度,减轻当事人对审判结果的疑虑。
5. 加大当事人提出管辖权异议的成本。
6. 对管辖权异议审查期限进行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