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财产保全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 > 民诉法法律知识

什么是财产保全

点击数:3 更新时间:2025-03-16

 
377050
在很多时候我们需要运用到诉讼保全的相关知识,关于诉讼保全应该多久进行起诉呢?关于诉讼保全我们有应该知道些什么比较重要的事呢?下面就有手心律师网小编来为大家一一解决相关事情吧,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解决诉讼问题!

财产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利害关系人起诉前或者当事人起诉后,为保障将来的生效判决能够得到执行或者避免财产遭受损失,对当事人的财产或者争议的标的物,采取限制当事人处分的强制措施。

申请财产保全的条件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规定,诉讼前的财产保全应具备两个条件:

1.紧急情况

必须因情况紧急,不立即申请财产保全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

2.提供担保

申请人应当提供担保,不提供担保的,人民法院驳回申请。

诉讼中的财产保全是指在诉讼过程中,为保证将来作出的判决能够得到有效执行,人民法院应当事人申请或者主动依职权,对当事人的财产或争议标的物采取强制保护措施的诉讼保障活动。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条规定,当事人申请诉讼中的财产保全只有一个条件,即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不能执行或者难以执行。对诉讼中的财产保全是否需要提供担保,由人民法院作出决定。若法院责令申请人提供担保,而申请人不提供担保的,那么人民法院将驳回申请人的申请。

人民法院受理财产保全案件,一般要审查下列条件:

1.申请人提出申请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条规定,人民法院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不能执行或者难以执行的案件,可以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作出财产保全的裁定。利害关系人因情况紧急,不立即申请财产保全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以在起诉前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财产保全措施。

特殊情况下,当事人没有提出申请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时也可以裁定采取财产保全措施。

2.提供担保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条规定,人民法院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可以责令申请人提供担保;申请人不提供担保的,驳回申请。

3.保全目的

财产保全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或者避免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不能执行或者难以执行。

4.保全范围

保全财产的范围仅限于请求的范围,或者与本案有关的财物。《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二条规定:财产保全限于请求的范围,或者与本案有关的财物。

诉讼中财产保全期限是多久

2015年1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以下简称《民诉法新司法解释》),《民诉法新司法解释》已于2015年2月4日起施行。

根据《民诉法新司法解释》第四百八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冻结被执行人的银行存款的期限不得超过一年,查封、扣押动产的期限不得超过两年,查封不动产、冻结其他财产的期限不得超过三年。申请执行人申请延长期限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查封、扣押、冻结期限届满前办理续行查封、扣押、冻结手续,续行期限不得超过前款规定的期限。”

与《通知》、《规定》相比,《民诉法新司法解释》对财产保全的期限作了全面修订,表现为:

1.保全期限延长

将存款冻结期限从六个月修订为一年,将动产查封、扣押期限从一年修订为二年,将查封不动产、冻结其他财产权的期限从二年修订为三年,与审理期限基本相匹配。

2.取消续行保全期限限制

取消续行保全期限不得超过第一次保全期限的二分之一的限制性规定,使得第一次保全期限与续行保全期限的规定保持了一致,避免了执法尺度的不统一。

3.明确审理程序中的财产保全期限

《民诉法新司法解释》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采取财产保全的方法和措施,依照执行程序相关规定办理。”该条规定被放在“保全”一章中,这就清晰地告诉大家,审理程序中有关财产保全的期限,依《民诉法新司法解释》第四百八十七条的规定来确定。

4.解除保全

若申请人的起诉或诉讼请求被生效裁判驳回,而财产保全尚未到期的,依《民诉法新司法解释》第一百六十六条的规定,由人民法院裁定解除保全。

多久起诉?

申请人在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三十日内必须起诉。否则,人民法院解除保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规定,利害关系人因情况紧急,不立即申请保全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以在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前向被保全财产所在地、被申请人住所地或者对案件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采取保全措施。申请人应当提供担保,不提供担保的,裁定驳回申请。

人民法院接受申请后,必须在四十八小时内作出裁定;裁定采取保全措施的,应当立即开始执行。

申请人在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三十日内不依法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人民法院应当解除保全。

延伸阅读
  1. 职务侵占罪的适用范围
  2. 涉外诉讼离婚:适用法律与诉讼代理
  3. 保护信托的法律定义
  4. 交通事故赔偿诉讼程序
  5. 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车辆价值损失的赔偿方式
  2. 已生效协议的撤销条件及程序
  3. 指纹证据的法律地位
  4. 我国民事抗诉条件及程序
  5. 如何向法院起诉不赔偿轻微伤的打人者
  6. 律师行政诉讼的技巧与风险
  7.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执行程序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民间借贷中的抵押担保
  2. 因建筑物倒塌而发生的侵权纠纷如何救济
  3. 侵权纠纷
  4. 交通事故双方自行和解
  5. 一般交通肇事罪
  6. 交强险赔偿
  7. 交通事故主次责任划分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合作协议书
  2. 合伙开餐馆协议范本
  3.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
  4. 公司股份有关的婚前财产协议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