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誉侵权是否构成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4-13
在对名誉侵权进行认定时,需要满足一定的构成要件。如果只是无意中说了一名他妈的,并且对当事人没有造成精神损害,那么这并不会构成名誉侵权。
名誉侵权的构成要件
侵害名誉权主要表现为侮辱和诽谤两种方式。侮辱是指用暴力或口头、文字等方式公然侮辱他人,损害他人的人格尊严。侮辱行为的构成需要具备以下要件:
- 主观上侵权人是故意的,也就是有意识地损害他人名誉、人格。如果是无意中说了有损于他人名誉、人格的话,并非故意侮辱,不构成侮辱行为。
- 客观上侵权人实施了引起他人精神痛苦和屈辱的言辞或行为。
- 侮辱行为必须具有公然性,即有第三人或更多的人在场或者用能够使众多的人看到或听到的方式进行侮辱。
- 侮辱行为须具有针对性,即侮辱行为是针对特定的人实施的。
我国保护名誉权的法律
我国有多个法律对于保护名誉权进行了规定:
- 《宪法》第38条规定了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诬陷。
- 《刑法》第246条规定了以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情节严重的将受到刑事处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规定,利用互联网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构成犯罪,将依照刑法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第五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国际联网制作、复制、查阅和传播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信息。
-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对于写恐吓信或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行为,以及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将受到行政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