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3-29
两审终审制是指一种法律制度,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审理后即告终结。根据该制度规定,当事人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第一审判决和裁定不服时,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要求进行第二次审判。第二审人民法院对案件进行审理后所作出的判决和裁定即为终审判决和裁定,当事人不得再提起上诉,人民法院也不得按照上诉审程序审理。
两审终审制具有以下意义:
1. 纠正错误判决:两审终审制可以在第一审判决、裁定尚未生效前纠正错误,从而保证案件办理质量。
2. 监督下级法院:上一级人民法院通过审理上诉案件和抗诉案件,可以及时了解下级法院的审判工作情况,发挥对下级法院的审级监督作用,以改进审判工作。
3. 防止诉讼拖延:两审终审制可以防止诉讼拖延,节省人力、财力、物力,保证及时、准确打击犯罪,使处于不稳定状态的社会主体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得以稳定和恢复。
需要注意的是,对两审终审制不能绝对和机械地理解。两审终审制并不意味着第二审法院的判决、裁定即使存在错误也不得改变。如果确有错误,当然应该予以纠正,只是不能通过上诉审程序来解决,而是需要通过审判监督程序进行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