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5-03-19
关于合同中争议解决方式的约定与专属管辖的关系,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本案涉及的是位于A区内的工业用房的买卖合同,属于不动产纠纷,应适用专属管辖规定,因此双方对争议解决方式的约定违反了专属管辖的规定,应视为无效,本案应由A区法院管辖。另一种观点认为,虽然本案涉及的是不动产,但其本质属于合同纠纷,应适用合同纠纷的一般规定,尊重当事人对管辖权的约定,因此应移送至乙方所在地即B区法院管辖。
笔者支持第二种观点。
首先,专属管辖的适用范围仅限于不动产纠纷中的部分物权纠纷。专属管辖是对当事人诉权处分的一种限制,是诉讼程序上的强制性规定,不允许当事人通过合意进行变通,因此应该严格适用,并尽可能限定在确有必要的范围内。根据新民诉法司法解释的规定,不动产纠纷是指因不动产的权利确认、分割、相邻关系等引起的物权纠纷。基于法治思想中的“法无禁止即自由”原则,对当事人诉权的限制不应扩大至不动产的债权纠纷,例如购房款纠纷等。同时,对于不动产的物权纠纷,也仅限定在因权利确认、分割、相邻关系等引起的物权纠纷,其他不动产物权纠纷不属于专属管辖范围,应赋予当事人对管辖的选择权。
其次,只有特殊类型的合同纠纷适用不动产纠纷的管辖规定。根据新民诉法司法解释的规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合同纠纷、房屋租赁合同纠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政策性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按照不动产纠纷的管辖规定确定管辖。这是法院在具体适用法律过程中对不动产纠纷的一种补充规定,考虑到这些特殊类型的合同纠纷都涉及当地的土地承包经营政策和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由不动产所在地法院专属管辖,有利于案件的审理和后期的执行,更有利于统一裁判尺度,避免引起群体性纠纷等。对于不属于这几种特殊类型的不动产合同纠纷,不应纳入专属管辖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