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9-17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对于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学生,学校和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互相配合加以管教。如果学校和监护人无力或者管教无效,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将其送专门学校继续接受教育。
地方人民政府应当依法设置专门学校,并保障专门学校的办学条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专门学校的管理和指导,有关部门应当给予协助和配合。专门学校应当对在校就读的未成年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专门学校的教职员工应当关心、爱护、尊重学生,不得歧视、厌弃。
根据《侵权责任法》的规定:
(1) 如果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责任,但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除外。
(2) 如果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而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责任。
(3) 如果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以外的人员的人身损害,由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而如果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管理职责,则应当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
为了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学校应当设立门卫,并确保门卫符合以下条件:无违法犯罪记录,无传染性疾病,思想正派,责任心强。
寄宿制学校应当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非寄宿制学校在学生上课时间前30分钟开始值班,放学以后30分钟下班。在上述时间内,必须有门卫进行值班。
进入学校的人员必须持有本校的学生证、工作证、听课证或者学校颁发的其他进入学校的证章、证件。未持有规定的证章、证件的人员进入学校时,应当向门卫登记后才能进入。门卫在登记时必须查验证件、问明事由后才能放行,如果有条件联系到相关人员,门卫有联系并核实的义务。
对于不能说明事由或者不能出示有效证件的来访人员,一律不得放行。根据来访者的要求,可以与学校办公室或者有关老师、学生联系。
如果有人强行闯入校园,门卫要立即报警并报告学校负责人和相关负责老师,采取措施最大限度保护学生和老师的安全。
教师应当平等对待学生,不得歧视学习成绩差或有其他缺点的学生。教师不得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教师的语言要文明,不得侮辱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