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 更新时间:2025-07-19
故意延误投递邮件罪是指邮政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故意延误投递邮件,导致公民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邮政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故意延误投递邮件,涉嫌以下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即邮电工作人员。包括国家邮电部门的干部、营业人员、分拣员、接发员、押运员、接发员、搬运员等。根据邮政法的规定,邮政企业委托其他单位或个人代办邮政企业专营业务的代办人员,在办理邮政业务时也应视为邮政工作人员。非邮电工作人员或虽在邮电部门工作但不与邮件、电报接触的人员,则不能成为本罪主体。
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即行为人主观上严重不负责任,拒不办理依法应当办理的邮政业务,故意延误投递邮件。行为人实施这种行为的动机和目的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为了泄愤报复,有的是为了牟取非法利益,等等。不论其出自何种动机和目的,对构成本罪没有影响。如果行为人延误投递邮件是因存在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原因,则不构成本罪。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邮政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故意延误投递邮件,导致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邮政管理秩序。
本罪侵犯的对象是邮件。根据我国邮政法的规定,邮件包括通过邮政企业寄递的信件、印刷品、邮包、汇款通知、报刊等。邮件分为平常邮件和收据邮件。平常邮件是指邮政企业及其分支机构在收寄时不出具收据,投递时不要求收件人签收的邮件;收据邮件是指挂号信件、邮包、保价邮件等由邮政企业及其分支机构在收寄时出具收据,投递时要求收件人签收的邮件。信件是指信函和明信片,用以向特定的人传达意思的一种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