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事由的通知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票据法 > 汇票 > 汇票追索权法律知识

拒绝事由的通知

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5-04-02

 
369903
为了增加强票据安全性、促进票据流通性,票据法设定了票据追索制度,票据当中的汇票当然也有追索权制度,那么汇票追索权行使的程序是怎样的呢?以下是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整理的有关汇票追索权行使程序的相关知识。

拒绝事由的通知是指汇票上的追索权人为向其前手行使追索权而在规定的期限内将汇票不获承兑或不获付款的事实情况告知其前手的人。通知义务人应当以书面形式通知被通知人,以便确保通知的有效性。

定性分歧

对拒绝事由通知的定性存在着一定分歧。在英美法系国家,拒绝事由的通知被视为追索权行使的要件,若当事人未依法进行通知,则丧失追索权。而在大陆法系国家,拒绝事由的通知仅为行使追索权的程序之一,持票人负有一定的通知义务。

我国采用大陆法系的立法模式,《票据法》第66条2款规定:“未按照前款规定期限通知的,持票人仍可以行使追索权。因延期给前手或出票人造成损失的由没有按照期限通知的汇票当事人承担对该损失的赔偿责任,但是所赔偿金额以汇票金额为限。”因此,我国要求持票人必须按照规定的期限书面通知被通知人,并承担未按期通知所造成的损失赔偿责任。

通知义务人的免责

若持票人因不可抗力无法按期通知被通知人,通知义务人是否必须承担赔偿责任呢?我国票据法未明确规定,但国外票据法大多有通知义务免除或延缓的例外规定,允许当事人以特约方式免除通知义务或延缓通知义务。

当发生不可抗力导致通知义务人无法按期通知时,通知义务人不应承担相应赔偿责任。因为通知义务人无法按期通知并非出于主观过错,应当免除相应赔偿责任。

确定追索对象

根据我国票据法第68条的规定,汇票的出票人、背书人、承兑人和保证人对持票人负连带赔偿责任。持票人在实际追索时,需要确定明确的被追索对象,并偿还追索金额。

持票人可以任意选择一债务人或数人为追索对象,并在未实现追索权前,变更追索对象,进行新的追索。然而,票据法对追索对象的确定也规定了例外的限制情形,即持票人为出票人时,对其前手无追索权;持票人为背书人时丧失对后手的追索权,以避免循环追索。

被追索人清偿

持票人行使追索权后,被追索人应当偿还包括票面金额、利息、必要费用等在内的追索金额。

我国《票据法》第70条、第71条对追索金额的确定作了规定:

  1. 最初追索金额:即持票人向被追索人行使最初追索权时请求支付的金额。一般包括汇票金额、法定利息和追索费用三部分。对于期前追索,追索金额应扣除利息。
  2. 再追索金额:即依再追索权的行使而得请求支付的金额,包括已经偿还的追索金额、法定利息和再追索费用三部分。

当事人可以在约定中规定利息,法律不予保护。

追索人受偿

追索权人依法取得追索对象支付的相应的追索金额后,应将有关票据、证明和收据交还被追索人,汇票追索权行使程序即告终结。

尽管我国票据法对汇票追索权的行使作了较详尽的规定,但仍存在一些立法空白,需要不断的完善,以便适应入世需要,与国际接轨。

汇票热门知识

  1. 转让票据权利的附属行为
  2. 根据我国票据法第62条的规定,拒绝证明的义务和责任
  3. 商业汇票与银行汇票
  4. 付款程序的构成
  5. 银行汇票的背书:权利转移的重要方式
  6. 拒绝事由的通知
  7. 我国票据法规定的追索权
汇票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2. 侵犯商业秘密关于违约金的规定
  3. 违反竞业限制条款关于违约金的规定
  4. 工伤仲裁的流程如何进行的
  5. 未成年工在劳动中的特殊保护
  6. 交通事故赔偿项目
  7.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热门合同下载

  1. 股东出资协议书范本(最新公司法版本)
  2. 机票合作协议范本
  3. 个人股份代持协议范本
  4. 股份赠与协议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