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4-05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商用密码的送检单位是商用密码检测、认证机构。这些机构必须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以及商用密码检测认证技术规范、规则进行商用密码的检测和认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国家推进商用密码检测认证体系建设,并制定商用密码检测认证技术规范、规则,以提升商用密码从业单位的市场竞争力。商用密码检测、认证机构必须依法取得相关资质,并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以及商用密码检测认证技术规范、规则进行商用密码的检测和认证。此外,商用密码检测、认证机构还必须承担对其在商用密码检测认证中所知悉的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的保密义务。
对于利用互联网进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犯罪行为的案件,可以将实施网络犯罪行为的计算机终端所在地视为犯罪行为地。在侦办此类犯罪案件时,司法机关可以通过网络服务提供商确定网址所对应服务器的物理地址,即网络犯罪行为实施地,从而确定地域管辖权。
对于利用计算机网络实施侵犯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犯罪以及损害他人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等案件,可以将被发现侵权内容的网络服务器、计算机终端设备所在地视为犯罪行为地。虽然对于网络犯罪案件的犯罪行为地的确定问题没有专门的司法解释,但最高人民法院在2000年的一项解释中明确规定,著作权纠纷案件由侵权行为地或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辖。侵权行为地包括实施被诉侵权行为的网络服务器、计算机终端等设备所在地。在难以确定侵权行为地或被告住所地的情况下,原告发现侵权内容的计算机终端设备所在地可以视为侵权行为地。这一解释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侵权行为地难以确定的问题,并对网络犯罪案件中犯罪行为地的确定问题具有借鉴作用。
对于行为人通过侵入、修改受害单位或个人系统程序、系统参数等手段实施网络犯罪的案件,可以将被侵害的计算机网络系统、设备终端所在地视为网络犯罪的犯罪行为地。对于利用远程登录等手段侵入他人计算机信息系统,非法获取商业秘密,或者修改金融单位的信息系统,窃取财产等网络犯罪案件,由于被侵害的计算机网络系统、设备终端所在地是行为人实施犯罪的主要空间之一,因此这些地点可以被视为犯罪行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