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夫妻关系的认定问题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结婚 > 婚姻登记条例法律知识

关于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夫妻关系的认定问题

点击数:3 更新时间:2025-03-14

 
367009
《婚姻法》第八条规定,“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必须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取得结婚证,即确立夫妻关系。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该条中的“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是婚姻法修改后新增加的条款,对该项规定如何理解和运用,是法学理论届争论的热点问题,也是司法实践中令人困惑的一个问题。笔者根据个人的理解,对此问题谈一些初步的看法,恳请专家和同仁斧正。

一、《婚姻法》第八条的规定

根据《婚姻法》第八条的规定,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夫妻应当补办登记。然而,该条并未明确规定在补办登记前,男女双方是否属于夫妻关系,以及双方是否享有夫妻的权利和义务。

二、对于补办登记之前夫妻关系性质的认定

对于补办登记之前的夫妻关系性质的认定,应当全面考虑《婚姻法》第八条的规定。首先,该条规定了结婚的必要条件,即男女双方必须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结婚登记,并取得结婚证,才能确立夫妻关系。因此,根据该项规定,未取得结婚证的男女双方的夫妻关系未确立,双方不享有夫妻的权利和义务。其次,该条规定了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夫妻应当补办登记。这表明未登记的夫妻关系可以通过补办登记而恢复婚姻效力,而不属于无效婚姻。

三、补办登记之前的夫妻关系性质的界定

根据上述分析,补办登记之前的夫妻关系既不属于合法有效的婚姻,也不属于无效婚姻,而是属于婚姻效力未确定的夫妻关系。在未补办登记之前,男女双方不存在合法有效的夫妻关系,也不属于事实婚姻,相互之间不存在夫妻的权利和义务。由于法律对无配偶者以夫妻名义同居的行为并未作禁止性规定或否定性评价,因此,在未补办登记之前,男女双方的关系应当被认定为“同居关系”,而不是“非法同居关系”。在补办登记之后,男女双方的“同居关系”转化为合法的夫妻关系。

四、补办登记后夫妻关系的确立时间

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参考“效力待定合同”的理论和规定,为保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应当规定,在补办登记之后,男女双方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时起(一般为举行婚礼之日),男女双方的夫妻关系确立。对于男女双方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日期难以确定的情况,婚姻登记机关在补办登记时应要求男女双方共同认定一个日期(不得晚于补办登记之日),并将此日期登记为双方夫妻关系确立之日。

五、人民法院在审理未办理结婚登记夫妻关系的案件中的注意事项

在修改后的《婚姻法》施行后,人民法院在审理未办理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案件中,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在法庭辩论终结前,双方仍补办结婚登记的,案件的案由应确定为“解除同居关系”,而不应确定为“离婚”、“解除事实婚姻关系”、“解除非法同居关系”等。
  2. 在解除同居关系案件中,一方要求解除同居关系的,经调解无效,应当一律判决予以解除。对子女抚养纠纷和同居期间共同财产的分割应当参照“离婚”的相关规定或规定精神进行处理,并注重保护妇女、儿童和无过错方的利益。由于双方不存在夫妻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此,双方相互不享有继承权、被抚养权,一方也不享有因对方与他人同居、“重婚”等行为而请求损害赔偿的权利。原告同意继续维持同居关系而申请撤诉的,人民法院应予准许,但应告知双方补办登记手续,必要时可向婚姻登记机关提出相应的司法建议。
  3. 双方补办了结婚登记,但一方又起诉离婚的,双方结婚的时间应认定为双方以夫妻名义同居之日,并以此作为确定双方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共同债务范围的时间界限。
延伸阅读
  1. 新婚姻法还有事实婚姻吗
  2. 事实婚姻与重婚的认定
  3. 结婚必须履行的法定程序是什么
  4. 没领证就等于没结婚吗
  5. 如何判断事实婚姻

结婚热门知识

  1. 结婚一个月后离婚彩礼如何返还
  2. 按照法律规定离婚房产更名过户费用的计算方法
  3. 婚内协议签了离婚后有效吗
  4. 如何让出轨方净身出户并赔偿
  5. 遗赠扶养协议有效条件是什么
  6. 法定扶养义务人包含哪些人员
  7. 扶养费包含哪些费用和费用科目
结婚知识导航

婚姻家庭解决方案

  1.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2. 军人无重大过错时的离婚
  3. 父母共同出资,产权登记一方子女名下的房产分割
  4. 离婚时如何分割有限责任公司的出资财产
  5. 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赔偿,离婚时如何分割
  6. 离婚时如何分割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
  7. 协议离婚后,对财产分割有异议的可以起诉

婚姻家庭合同下载

  1. 销售人员保密协议范本
  2. 股份赠与协议范本
  3.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
  4. 湖南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