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工伤保险条例适用于王某的伤害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工伤赔偿 > 工伤待遇法律知识

案例:工伤保险条例适用于王某的伤害

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5-03-17

 
365334

王某和李某是一家制造公司的员工,分别负责上午和下午的钢筋切割工作。然而,在2017年6月4日,李某来接班时,请求王某帮忙开半小时的切割机,以便自己去找领导报销发票。王某同意了她的请求。然而,仅仅过了20分钟左右,由于插销断裂,飞轮飞出并导致王某的右臂被切断。这不仅导致了4万余元的医疗费用,还使王某残疾。然而,公司却认为王某的意外伤害发生在他应该下班之后,不属于工伤范畴,因此拒绝按工伤处理。

法院审理:公司应对王某进行工伤处理

法院审理认为,尽管王某在下班后擅自替同事上班并导致残疾,但公司仍应对其进行工伤处理。

工伤保险条例的适用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三)项规定,对于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而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情况,应视为工伤。在本案中,王某的情况符合这一规定。

工作时间内的伤害

首先,王某的伤害发生在"工作时间"内。所谓"工作时间"是指法律规定的或用人单位要求员工工作的时间。尽管王某当时已经下班,但由于公司仍在进行生产,而李某来接班,这表明这段时间仍然属于"用人单位要求员工工作的时间"。

工作场所内的伤害

其次,王某的伤害发生在"工作场所"内。不论王某是为自己上班还是替李某上班,他们都是在同一个环境中,同一个进行日常工作的地方。

履行工作职责的意外伤害

最后,王某属于"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从狭义上讲,王某擅自替班并非履行自己本身的工作职责。然而,根据《工伤保险条例》旨在保护劳动者权益的立法本意,这一规定应从广义上进行解释,即凡是在本单位工作时受到伤害的都应视为因履行工作职责而受到伤害。

考虑到李某上班是为了公司的生产,而王某具备相关资质、经验,熟悉周围环境,了解机器性能,并且本身也是该岗位工人,他替李某上班是出于善意,同样是为了公司的生产,最终都是为了公司的利益。此外,王某的伤害是由于插销断裂导致飞轮飞出,而插销断裂既是机器磨损的结果,也是意外。王某既没有故意也没有过失,如果不是他替班,也许受伤的将是李某。

延伸阅读
  1. 职工因第三人致伤,获双倍赔偿
  2. 借调期间工伤赔偿责任由原用人单位承担
  3. 工伤赔偿申请后多久到账
  4. 单位组织旅游受伤是否算工伤
  5. 不构成工伤赔偿多少钱

工伤赔偿热门知识

  1. 肋骨骨折赔偿问题:是否合理赔偿9万?
  2. 重度工伤怎么赔偿
  3. 工伤休假太久了怎么赔偿
  4. 断指再植工伤怎么赔偿
  5. 工伤后出院怎么赔偿
  6. 脚骨裂如何申请工伤赔偿
  7. 二级轻伤标准
工伤赔偿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