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判阶段律师能会见犯罪嫌疑人吗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诉与仲裁指南 > 民事诉讼参加人法律知识

审判阶段律师能会见犯罪嫌疑人吗

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4-12

 
364416
在案件还没有审判的阶段,律师是会经常去会见犯罪嫌疑人,跟他来了解下案件进展、打听些清楚等。但要是案件进入到了审判阶段,不知道是否还能见到嫌疑人,审判阶段律师能会见犯罪嫌疑人吗,注意什么问题?看看手心律师网小编收集的资料。

律师是否能会见犯罪嫌疑人,答案是可以的。审判阶段是确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有罪,罪轻罪重的阶段,包括一审和二审。对于被告人来说,审判阶段是决定前途的重要阶段,而律师在这个阶段的作用也会得到充分的发挥。在法庭上,律师将会面对公诉机关的公诉人员,与之进行激烈的争辩,依据事实和法律充分维护被告人的合法利益。

注意事项

在会见犯罪嫌疑人之前,律师必须认真审阅案件的全部卷宗。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除了不能向律师公开的部分外,案件的全部卷宗都将向律师敞开。然而,在审判阶段以前的任何阶段,案件的实质内容始终保持在“神秘状态”下。律师除了能够看到一些最基本的法律手续如拘留证、逮捕证等之外,还不能看到其他资料如证人证言、其他证据等,甚至包括被告人自己的口供也是无法看到的。有时被告人在公安机关的口供与律师交流时所说的内容会有相当大的区别。只有详细审查了卷宗材料,才能真正了解案件的关键所在。因此,在律师会见被告人之前,必须详细认真地查阅案件的材料,总结案件的疑点和难点,找到辩护的关键所在,然后带着问题去见自己的当事人。

见到被告人后,律师要将自己阅卷时发现的问题与被告人进行彻底的沟通,从而彻底搞清案件的事实。在卷宗中,不排除有些人会做伪证,不排除会有一些被告人未能想到的重要环节。对于这些问题,律师一定要与被告人如实核实,并对那些不合逻辑的环节进行反复核实。最终,律师要做到心中有数,为自己在法庭上的辩护做好最后的准备。

律师还需要向被告人详细告知庭审的过程,并传授接受庭审的技巧以及如何自我辩护。如果被告人的确没有犯罪,律师应告诉他勇敢地翻供,不要害怕被定上“认罪态度不好”的罪名。如果对一审判决不服,律师还要告诉被告人如何书写简单的上诉状。

何时可以委托辩护律师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34条的规定,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就有权委托辩护人。在侦查期间,只能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被告人随时都有权委托辩护人。

侦查机关在第一次讯问犯罪嫌疑人或对其采取强制措施时,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人民检察院自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内,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自受理案件之日起三日内,应当告知被告人有权委托辩护人。如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押期间要求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及时转达其要求。

对于在押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也可以由其监护人或近亲属代为委托辩护人。一旦辩护人接受了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委托,应当及时告知办理案件的机关。

延伸阅读
  1. 刑事案件辩护律师介入时间
  2. 刑事案件流程
  3. 司法鉴定在什么情况下启动
  4. 辩护律师在刑事侦查阶段的权利受到哪些保护
  5. 在审判阶段没有委托辩护人能否进行委托

民诉与仲裁指南热门知识

  1. 伪证行为的定义和影响
  2. 审查起诉阶段的期限及程序
  3. 诉讼费用及其构成
  4.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的通知
  5. 二审法官询问调解意愿
  6. 善意取得的要件
  7. 向法院提起财产保全需要多久
民诉与仲裁指南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