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合伙人在申请设立登记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些什么
点击数:22 更新时间:2024-04-30
依据合伙企业法的规定,合伙人是可以设立有限合伙企业的,而有限合伙企业的合伙人至少要包括一名普通合伙人,那么有限合伙人在申请设立登记的过程中应当要注意哪些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有限合伙企业设立登记的注意事项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
根据我国合伙企业法的规定,有限合伙人在申请设立登记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签订合伙协议
合伙协议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第十八条的规定,并应明确以下事项:
- 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的姓名或名称、住所
- 执行事务合伙人应具备的条件和选择程序
- 执行事务合伙人权限与违约处理办法
- 执行事务合伙人的除名条件和更换程序
- 有限合伙人入伙、退伙的条件、程序以及相关责任
- 有限合伙人和普通合伙人相互转变程序
合伙企业名称
有限合伙企业名称中必须标明“有限合伙”字样。
出资方式
有限合伙人可以以货币、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或其他财产权利作价出资。然而,有限合伙人不得以劳务出资。
违反合伙企业法的法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的规定,违反合伙企业法的行为将承担以下法律责任:
- 提交虚假文件或采取其他欺骗手段,取得企业登记的,责令改正,可以处以5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撤销企业登记。
- 在合伙企业名称中使用“有限”或“有限责任”字样的,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以2000元以下的罚款。合伙企业登记事项发生变更时,未按规定办理有关变更登记的,责令限期登记;逾期不登记的,处以2000元以下的罚款。
- 合伙人将应当归合伙企业的利益据为己有,或采取其他手段侵占合伙企业财产的,责令将该利益和财产退还合伙企业;给合伙企业或其他合伙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合伙人擅自处理应当经全体合伙人同意始得执行的事务,给合伙企业或其他合伙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 不具有事务执行权的合伙人擅自执行合伙企业的事务,给合伙企业或其他合伙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 合伙人违反规定,从事与本合伙企业相竞争的业务或与本合伙企业进行交易,给合伙企业或合伙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 合伙企业招用的职工利用职务便利,将合伙企业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或挪用合伙企业资金归个人使用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清算人未按规定向企业登记机关报送清算报告,或报送清算报告隐瞒重要事实或有重大遗漏的,责令改正。
- 合伙人担任清算人在执行清算事务时,谋取非法收入或侵占合伙企业财产的,责令将该收入和侵占的财产退还合伙企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合伙人委托的清算人有前款行为的,责令将该收入和侵占的财产退还合伙企业,并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清算人违反规定,隐匿、转移合伙企业财产,对资产负债表或财产清单作虚伪记载,或在未清偿债务前分配企业财产的,责令改正;损害债权人利益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有关行政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规定,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收受贿赂、侵害合伙企业合法权益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