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伙人侵占合伙财产的如何维权
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4-06-30
在开公司的时候为了规避风险,很多人都会找自己的家人、朋友等来合伙,但却没有想到对方侵占了合伙共同的财产,导致自己有巨大的损失,这时肯定要通过法律来进行维权的。那么,合伙人侵占合伙财产的如何维权?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结合案例来为你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合伙人侵占合伙财产的维权方式
案情
王女士与赵先生等人共同经营图书资料销售业务,使用某商贸中心的营业执照承包经营某公司的图书资料部。王女士担任业务经理。然而,王女士多次以不同名义从图书资料部领取现金4.8万余元,并将这些钱据为己有,拒不归还。赵先生等人将王女士报案并移交给公安机关。
分歧
关于本案的定性,合议庭存在三种意见:1. 王女士的行为构成职务侵占罪,她利用担任业务经理的职务之便,侵吞公司书款,数额较大。2. 王女士所在公司的图书资料部属于个人合伙经营,她不具备职务侵占罪的主体资格,其行为属于经济纠纷。3. 王女士所在公司的图书资料部属于个人合伙经营,王女士作为业务经理侵吞其他合伙人财产拒不归还的行为构成侵占罪。
分析
根据我国刑法,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的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本罪的客体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财产所有权,犯罪对象包括有形物、无形物以及已在单位控制之中的财物和应归单位收入的财物。本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人员。在本案中,王女士利用担任业务经理的便利,侵吞了图书资料部的财产,数额超过1万元。然而,关键问题在于图书资料部是否属于刑法规定的公司、企业或单位。根据刑法第30条和最高法院相关司法解释,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非法人性质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不属于单位犯罪的主体,而只能作为个人犯罪的主体。此外,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公款借给不具有法人资格的私营独资企业、私营合伙企业等使用的行为,属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这将不具有法人资格的私营独资企业、私营合伙企业与自然人并列,排除在单位的范围之外。根据本案的事实情况,王女士与赵先生等人借用某商贸中心的营业执照承包了图书资料部,表明该部门并没有取得营业执照。根据法律规定,公司、企业必须经过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取得营业执照才能成立。因此,图书资料部既不是公司也不是企业,也不具有法人资格,不属于刑法意义上的单位。王女士等人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图书业务,形成了个人合伙关系。王女士作为个人合伙的业务经理,并非公司、企业或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此,她不具备职务侵占罪的主体身份,其行为不可能构成职务侵占罪。侵占罪是指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或合法持有的他人遗忘物、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行为。虽然公私财产都可以成为侵占罪的对象,但对于共有财产应有所区别。共有财产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民或法人共同享有所有权的财产。共有财产可以按份共有或共同共有。按份共有是指共有财产按照份额属于几个人所有,他们按照各自的份额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如果某一共有人利用工作之便非法占有共有财产,数额较大,就侵犯了其他合伙人的财产所有权,应构成侵占罪。共同共有是指同一项财产有几个所有权主体,他们对全部共有财产享有平等的所有权。在共同共有关系下,共有财产不能成为任何一方权利人侵占的对象,纠纷只能通过民事程序解决,而不应以侵占罪论处。根据本案的情况,王女士属于个人合伙的合伙人。然而,个人合伙财产的性质是否按份共有或共同共有并没有明确规定。在这种情况下,个人合伙的合伙人侵吞财产的行为不应认定为侵占罪。因此,王女士的行为不构成犯罪,其他合伙人应通过民事途径追回损失。最终,法院判决王女士无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