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5-02-26
根据不同标准,保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全部保证是指对票据金额的全部作为保证,而一部保证则是对票据金额的一部分作为保证。
单独保证是指只有一个保证人为票据提供保证,而共同保证是指有多个保证人为票据提供保证。
正式保证是指保证人在票据上明确记载“保证”字样并签章的保证行为;略式保证是指保证人仅在票据上签章而没有明确记载“保证”字样的保证行为。根据日内瓦《统一汇票本票法》的规定,略式保证是有效的,但我国台湾票据法和我国票据法不承认略式保证。
除以上三种分类之外,还存在一种非形式的保证方式,即不以形式上的票据保证方式,而是通过共同出票、承兑、背书或参加承兑的方式达到保证的目的。这种保证虽然没有明确的保证名称,但实际上具有保证的效力,因此被称为隐存的保证。
例如,甲向乙发出一张汇票,乙对甲的信用有疑虑,不愿接受汇票。于是甲选择以信用较高的丙作为受款人,并经过丙的背书后再转给乙。尽管丙的行为是背书,但实际上起到了保证的作用。出票人之所以倾向于使用隐存的保证,是因为票据保证本是增强票据债务人信用的制度,但实际上,一旦票据上出现保证人,反而暴露了票据债务人信用不高的问题,因此一般票据债务人不愿意利用保证制度。
需要注意的是,隐存保证是学理上的称谓,票据法中并没有这个概念,因此在票据法上并不产生效力。无论隐存保证以何种形式表现,行为人只对其外观上表现出的身份负责,即对背书人、出票人、承兑人等的地位对汇票负责。至于隐存保证与被保证人之间的关系,应根据民法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