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公布社交软件昵称是否构成隐私泄露
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5-03-14
网友小肖告诉小编,自己的一位熟人把自己的社交软件昵称发到网上去了,本意是想帮他介绍女朋友,结果导致了很多推销之类的公司都来加他微信,让他非常烦躁。他想了解熟人的做法是否泄露了自己的隐私。手心律师网小编来解答这个问题。
侵犯隐私权的行为
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可以总结为以下十类:
- 未经公民许可,公开其姓名、肖像、住址和电话号码。
- 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坏他人居住安宁。
- 非法跟踪他人,监视他人住所,安装窃听设备,私拍他人私生活镜头,窥探他人室内情况。
- 非法刺探他人财产状况或未经本人允许公布其财产状况。
- 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记,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内容,以及将他们公开。
- 调查、刺探他人社会关系并非法公诸于众。
- 干扰他人夫妻性生活或对其进行调查、公布。
- 将他人婚外性生活向社会公布。
- 泄露公民的个人材料或公诸于众或扩大公开范围。
- 收集公民不愿向社会公开的纯属个人的情况。
公布他人社交软件账号属于上述第10条的情况,构成侵犯他人隐私权,但情节显著轻微,不构成犯罪。
泄露他人隐私的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
-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 (一) 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 (二) 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 (三) 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 (四) 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 (五) 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 (六) 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