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社交软件聊天记录算侵犯隐私吗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一般侵权 > 人身权侵权法律知识

公开社交软件聊天记录算侵犯隐私吗

点击数:28 更新时间:2024-04-25

 
178441
一些人发现自己与他人的聊天记录,被他人公开在大众平台上,自己也因为自己说过的话而受到了许多人的谴责。但是,被公开社交软件聊天记录的人,也觉得公开者做法侵犯了自己权益。公开社交软件聊天记录算侵犯隐私吗?今天来听听手心律师网小编的说法。

公开社交软件聊天记录是否构成侵犯隐私的行为

根据《侵权责任法》有效期限截止于2020年12月31日,公开社交软件聊天记录是否构成侵犯隐私的行为并不一定。未经他人允许公开社交软件聊天记录本身并不违法,但是如果公开了当事人的个人信息,包括用户名、头像、图片、姓名等,则触犯了法律,具体适用于民事诉讼。

侵犯隐私权的行为范畴

根据《侵权责任法》第二条,侵犯隐私权的行为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 未经公民许可,公开其姓名、肖像、住址和电话号码。
  2. 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坏他人居住安宁。
  3. 非法跟踪他人,监视他人住所,安装窃听设备,私拍他人私生活镜头,窥探他人室内情况。
  4. 非法刺探他人财产状况或未经本人允许公布其财产状况。
  5. 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记,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内容,以及将他们公开。
  6. 调查、刺探他人社会关系并非法公诸于众。
  7. 干扰他人夫妻性生活或对其进行调查、公布。
  8. 将他人婚外性生活向社会公布。
  9. 泄露公民的个人材料或公诸于众或扩大公开范围。
  10. 收集公民不愿向社会公开的纯属个人的情况。

隐私权的权利

个人生活自由权

个人生活自由权是指权利主体按照自己的意志从事或不从事某种与社会公共利益无关或无害的活动,不受他人干预、破坏或支配。

情报保密权

情报保密权是指个人生活情报,包括所有的个人信息和资料,如身高、体重、女性三围、病历、身体缺陷、健康状况、生活经历、财产状况、婚恋、家庭、社会关系、爱好、信仰、心理特征等。权利主体有权禁止他人非法使用个人生活情报资料,例如,对公民身体的隐秘部分、日记等不许偷看,未经他人同意不得强制披露其财产状况、社会关系以及其他不为外界知悉传播或公开的私事等。

个人通讯秘密权

个人通讯秘密权是指权利主体有权对个人信件、电话、传真等通讯方式的内容进行保密,禁止他人非法窃听或窃取。随着信息处理及传输技术的飞速发展,保障个人通讯的安全已成为隐私权的一项重要内容。

个人隐私利用权

个人隐私利用权是指权利主体有权依法按自己的意愿利用其隐私,从事满足自身需要的活动。例如,利用个人的生活情报资料撰写自传、利用自身形象或形体供绘画或摄影的需要等。但隐私的利用不得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不得有悖于公序良俗,即权利不得滥用。

最新资讯:《民法典》的生效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起生效,其中第一千零三十三条规定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实施侵犯隐私权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进入、拍摄、窥视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拍摄、窥视、窃听、公开他人的私密活动,拍摄、窥视他人身体的私密部位,处理他人的私密信息,以及其他侵害他人隐私权的方式。

延伸阅读
  1. 网上公布社交软件昵称是否构成隐私泄露
  2. 盗取社交软件侵犯隐私是否构成犯罪行为?
  3. 社交软件记录公开发布算侵犯隐私吗
  4. 社交软件揭露受害人隐私犯法吗
  5. 社交软件号被曝光属于侵犯隐私吗

一般侵权热门知识

  1. 手机丢失责任问题的法律分析
  2. 损坏电力设施过失的刑事处罚
  3. 学生破坏公物的法律判罚
  4. 财产损害的赔偿范围及标准
  5. 偷狗报警:警察会采取行动吗?
  6. 产品质量损害的赔偿方式
  7. 快递发错赔偿制度
一般侵权知识导航

侵权纠纷解决方案

  1. 职务侵权纠纷
  2. 因建筑物倒塌而发生的侵权纠纷如何救济
  3. 义务帮工人在帮工过程中致人损害如何维权
  4. 义务帮工人在帮工过程中遭受损害如何维权
  5. 网站等网络服务提供者收到律师函该如何应对
  6. 网络服务提供者应承担连带责任的情形
  7. 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处理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