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 更新时间:2025-02-2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资产评估法的规定,评估员不得在两个以上的评估机构从事业务,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资产评估法》第十四条的规定,评估专业人员不得从事以下行为:
(一) 私自接受委托并收取费用;
(二) 同时在两个以上的评估机构从事业务;
(三) 采用欺骗、利诱、胁迫等不正当手段招揽业务,或者贬损、诋毁其他评估专业人员;
(四) 允许他人以本人名义从事业务,或者冒用他人名义从事业务;
(五) 签署本人未承办业务的评估报告;
(六) 索要、收受或者变相索要、收受合同约定以外的酬金、财物,或者谋取其他不正当利益;
(七) 签署虚假评估报告或者有重大遗漏的评估报告;
(八)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其他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资产评估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评估专业人员违反本法规定,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一) 私自接受委托并收取费用;
(二) 同时在两个以上的评估机构从事业务;
(三) 采用欺骗、利诱、胁迫等不正当手段招揽业务,或者贬损、诋毁其他评估专业人员;
(四) 允许他人以本人名义从事业务,或者冒用他人名义从事业务;
(五) 签署本人未承办业务的评估报告或者有重大遗漏的评估报告;
(六) 索要、收受或者变相索要、收受合同约定以外的酬金、财物,或者谋取其他不正当利益。
根据违法行为的严重程度,评估行政管理部门可以给予警告、责令停止从业、没收违法所得等处罚。情节严重的,甚至可能构成犯罪,需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目前,我国尚未制定《中国注册资产评估师法》,评估行业本身也没有完整的法规体系。缺乏完善的评估监督体系,使得资产评估结果的客观公正性难以验证。评估人员缺乏充分的执业法律依据,增加了执业风险。
目前我国资产评估的行政主管部门存在不统一的情况,各部门在管理职能和制定执业标准时存在政出多门的局面,影响了资产评估工作的正常进行。一些地方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为特定目的干预评估活动,甚至操纵评估结果,严重影响了评估结论的公正性,导致资产评估值失真。
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不完善,缺乏公平的估价标准。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严重,市场交易信息和相关技术参数不充分,信息的可靠性较低,增加了评估师的评估风险。
我国资产评估行业的形成和发展时间较短,评估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缺乏完善的资产评估准则体系,评估师缺乏充分的执业依据,增加了执业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