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4-04
一、医疗事故能申请什么救助
若不幸遭遇医疗事故,对于向医院寻求赔偿的申请过程及步骤如下所示:首先在出现或排查到医疗疏忽事件、医疗事故可能引起医疗争端之时,相关人员须立即向所在科室的负责人进行报告,而科室负责人则需要在24小时内将此情况向医疗服务监控办公室或总值班进行汇报。接收到报告之后,应立即展开调查与核实工作,并将相关情况向监控委员会的主要负责人进行汇报。
若发生医疗事故,还需按照规定向卫生行政部门进行报告。其次,已经发生或发现存在医疗过失行为的,当事人在按照规定程序上报的同时,科室或院部应组织最强大的技术力量,迅速采取有效措施,以避免或减少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的损害,防止损害进一步扩大。再次,在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对于疑似由输液、输血、注射、药物等引发的不良反应,相关人员应及时向医务科报告,并组织相关人员会同患者方面对现场实物进行封存和启封。如果需要进行检验,则由双方共同指定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最后,对于发生患者死因不明或对死因持有异议的情况,应告知患者家属在规定时间(患者死亡后48小时,如具备尸体冻存条件的,可延缓至7日)内提出尸检申请。如患者家属拒绝尸检,医院应在档案中如实记载相关内容,并记录在场的其他证人。以上为医疗事故发生后的索赔流程,请务必仔细阅读。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条
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医疗事故分为四级:
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
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
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
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
具体分级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二、医疗事故怎样起诉医生
若在医疗事故纠纷案件中,当事人发现主治医师确实存在过失行为,那么他们便可采取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首先,当事人需向当地人民法院提交书面形式的起诉书,同时按照被告方人数要求提供相应份数的副本。倘若当事人在撰写起诉书时遇到困难,也可选择以口头形式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将其诉求记录在案,并向对方当事人传达相关信息。其次,起诉书应详细记载以下内容:原告的个人身份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及联系方式),以及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基本情况(如名称、住所与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等);另一方面,还须明确被告的个人信息及其所属机构的相关情况,同时对诉讼请求及依据的事实与理由进行全面陈述;最后,务必附上证据材料以及取证途径,以及证人的姓名和住址等信息。在完成上述步骤之后,当事人需耐心等待人民法院的受理通知书。一旦法院决定予以立案,便会按照既定程序安排开庭审理和作出裁决。
三、医疗事故鉴定一年后能鉴定吗
若出现医疗纠纷状况,患者及家人有权利在不良效应发生之后的第一年内提出医疗事故或事件的鉴定要求。
2、当患者不幸离世时,其家属应在患者去世后或收到尸检报告单后的十五个自然日之内提出医疗事故或事件的鉴定请求。对于尸检的申请,应在患者去世后的四十八小时内提出,并由所在地卫生局指定的病理解剖部门负责实施。
3、在医疗纠纷中,双方当事人如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持有异议,可在接收到鉴定结论书之日起的十五个自然日内,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提交再次鉴定申请。如对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仍不满意,可在接收到鉴定结论书之日起的十五个自然日内,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4、若双方当事人对鉴定结论无异议,可就处理方案展开协商;若协商未果,任何一方可向区、县或医科大学申请处理。对该处理决议有争议者,双方当事人可在接到处理通知之日起的十五个自然日内,向上诉至所在省、自治区或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寻求复议,也可选择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请诉讼。若对所在省、自治区或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做出的处理决议或复议决议仍有异议,可在接收到相应通知之日起的十五个自然日内,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以上是关于医疗事故能申请什么救助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手律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