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4-10
一、刑事案件从犯初犯一般判多久
碰到刑事案件,我们在处理从犯的量刑问题时,需要把很多方面都考虑进去,比如这个案子到底是怎么回事儿,案子的严重性有多少,整个危害有多大,以及罪犯的主观恶性等等这些问题。
因为从犯在这种复杂的犯罪行为中扮演了次要或者是辅助的角色,所以他们通常会受到比较轻的惩罚,或者是得到惩治的减轻,甚至有机会被彻底赦免。
至于那些初次犯罪的人呢,这说明他们可能不会再次走上犯法道路的风险比较小,因此也应该成为量刑时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不过具体的判决时间呢,这个不能一概而论,得看具体情况,然后再由法官根据自己的判断来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七条【从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二、刑事案件逮捕了以后怎么办
1、当检察机关发布了逮捕命令,被怀疑有罪的人员将面临着被正式逮捕并押往看守所拘留的命运。
在此之际,公安机关必须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在逮捕嫌疑人之后的二十四个小时内进行首次审问。
若在审问过程中发现其实施行为并不构成逮捕,那么就必须立即释放该人员,并向其发放释放证明。
同时,公安机关还需对相关案件展开全面深入的侦查工作。
2、侦查机构在第一次接触嫌疑人或对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时,均应明确告知嫌疑人拥有委托辩护律师的权利。
人民检察院在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资料之日起三天之内,也需要告知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律师。
而人民法院自受理案件之日起三日内,同样需要告知被告人有权委托辩护律师。
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期间提出委托辩护律师的请求,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以及公安机关都应该及时地传达他们的请求。
3、即使是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也可以由其监护人、近亲属代为委托辩护律师。
三、刑事案件具体如何量刑
首先嘛,你得先明确量刑起点;接着,就是制定出基准刑了;最后嘛,当然是敲定宣告刑。
其实呢,这三大步骤还可以再细分几个详细的步骤!那我来给你讲讲怎么操作吧:首先第一步,要做的就是确定相关的法定刑幅度;然后呢,第二步就在这个法定刑幅度里头挑选一下量刑起点了;接下来,第三步就以量刑起点为参照确定基准刑(这里要记住,基准刑是必须大于或者等于量刑起点的,不能比它小的);下面咱们进入第四步,这一步是要用到一些专门体现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责任程度的量刑情节去调整之前算出来的基准刑,比如说犯罪未遂、中止、防卫过当、避险过当、从犯、胁从犯、未成年犯、还有那些又聋又哑的人犯罪等等,这些都是需要考虑进去的(这部分我们称之为第一层次的量刑情节,总共有12种不同的情况,如果你的案子里不涉及到其中任何一种的话,那么这一步就可以省略掉了);紧接着,第五步就是用自首、立功、积极赔偿这样的犯罪事实之外的量刑情节再来调整一次,得出一个初步的宣告刑(这部分我们称之为第二层次的量刑情节);最后一步,也就是第六步,根据前面计算出来的初步宣告刑,按照法律规定来最终确定宣告刑。
以上是关于刑事案件从犯初犯一般判多久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