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5-03-24
一、什么样的借款属于高利贷
关于利率上限的相关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司法解释,如果借款协议中的利率超出了签订合同时一年内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四倍的标准,那么此种利率将有可能被视作高利贷性质。
利率上限所涉及的法律问题:任何高于法定保护利率上限的利息部分都将无法得到法律的护航,负债人有权选择拒付这部分不应由其承担的利息。
可能引发的刑事责任:在某些情景中,若放款方的行为满足了非法放贷的标准,例如擅自频繁向社会大众发放未经批准的贷款,从而扰乱了金融市场的秩序,且情节严重者,他们可能会面临非法经营罪的指控。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第二款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二、和母亲签署借款合同合法吗
若与母亲签署借款合同之行为属合法范畴内,仅需确保其内容及目的均契合法律规定,且过程严格遵循相应法定程序。
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679条明文规定,自然人之间所达成的借款合同自贷款人提供借款之际即告生效。
此意指,即便已与母亲签订借款合同,该合同亦仅于实实在在提供借款之时方取得成立并开始施行之地位。
另外,关于借款合同的执行方式,虽应采取书面形式,但若当事双方另有约定,则也无需拘泥于纸面形式。
然而合同之具体内容必须合法有效,诸如利率不得突破国家相关法规之规范,否则超额部分将可能被视为是无法律效力的。
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若是合同中的各项条款以及条件均清清楚楚地列明,同时各方彼此自愿签约,那么此类借款合同通常皆具有充分的法律效应。
但倘若合同内容与法律相悖,如同牵涉到高利放贷、涉嫌违法之事等情况,都可能导致合同被判认为无效。
三、金融借款合同无效的情形
关于借款合同无效的情况,具体说明如下:第一种情况是无民事行为能力者签订的合同无效;第二种情况则是双方在达成合同时存在着对真实意愿的虚伪表达,这样的合同同样构成无效;第三种情况是,如果所签署的借款合同内含的条款违背了相关法律或行政法规,且这些条款具有效力上的强制性,那么该合同将被判定为无效;第四种情况是,如果合同内容涉及到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的破坏,那么这类合同也会被认定为无效;最后一种情况是,如果行为人和相对人之间存在着恶意串通,并且这种行为损害到了他人的合法权益,那么此类合同也将被视为无效。
以上是关于什么样的借款属于高利贷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