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融资的概念、特点及其要素
点击数:26 更新时间:2024-12-20
(一)什么是结构化融资
结构化融资的法律专业术语解析及特点
一、结构化融资的定义
结构化融资是一种通过发行资产支持证券来融资的方式,与传统债券融资不同。其通过出售未来可回收现金流来筹集资金。通常情况下,资产支持证券的发行人是该证券基础资产的发起人。
二、结构化融资的特点
1. 特设机构:发行结构化融资证券通过特设机构(SPV或SPE)进行。2. 资产出售:会计处理上,发行结构化融资证券被视为资产出售,而非债务融资。3. 维护服务:结构化融资证券必须提供基础资产的维护服务。4. 信用依赖:结构化融资证券的信用主要取决于基础抵押资产的信用。5. 信用增级:结构化融资证券通常需要进行信用增级。
三、结构化融资的要素
从美国结构化融资市场的发展历史来看,有八大要素起着重要作用,这些要素相互补充,一个要素的发展将推动其他要素的发展。这八大要素应当齐头并进、共同发展。1. 完善的法律体制:对于每笔证券化交易,应建立完善的法律体制,保护投资者在基础性资产中的合法利益。特殊目的实体的设立是保护投资者在发起人/卖方破产时对基础性资产现金流的追讨权的重要手段。2. 明确的现金流分析:对结构化融资交易而言,必须进行明确的现金流分析,以评估基础资产的现金流情况。(以下段落内容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