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5-03-07
一、犯罪构成包括哪些方面的要件呢
犯罪四大要素就是:谁干的?有没有主观心思?犯啥事儿了?干了后产生了什么结果。
主体就是能负责任的成年人;主观就是明知道或大意做错事;客体就是破坏了保护的法律社会关系;客观就是做错事后的实际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三条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第十四条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二、犯罪构成的定罪过程
在此,针对犯罪事件发展至判决所需经历的程序性流程进行详细阐述,大致可分为立案、侦查、起诉以及审判四大关键环节。
首先,立案环节主要是由具备侦查权力的相关机构接收到来自报案者、控告方或举报人的讯息,或者其他机关所移交的犯罪线索之后,经过初步筛查,倘若确定满足“已存在犯罪行为产生并需追究其刑事责任”这一标准,便应遵循法律法规予以立案侦查。
侦查阶段则是侦查权力机关在完成立案手续后,通过实施一系列法定侦查行为,收集有关有罪与无罪的证据及定罪量刑的证据,从而深入挖掘案件事实真相的一种刑事司法活动。
再者,审查起诉环节是在侦查工作结束后,侦查机关必须在规定期限内将整个案件完整地移交给公诉机关,然后由后者对案件进行全面审查,并依据法律规定向法院提出公诉请求的程序。
最后,审判环节则是由具有管辖权的相关机构根据公诉机关的指控,启动第一审刑事审判程序。
其中涵盖了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当事人陈述以及合议庭合议等一系列法定程序。
三、犯罪构成的要件是什么意思
在咱们国家的刑法里边儿呢,有个叫犯罪构成的东西。
简单来说就是法律规定什么情况下算是犯法了所需要具备的条件。
这个构成的意义重大啊:首先呢,它是一个衡量你犯罪与否的准则;其次呢,要是你的行为满足了犯罪构成的话,那就得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哦;最后呢,犯罪构成可以说是我们理解刑法理论的基石和关键所在。
以上是关于犯罪构成包括哪些方面的要件呢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