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 更新时间:2025-03-10
一、过失犯罪应当承担什么责任
按照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5条之明确规定,所谓过失犯罪,即是指当事人对于其自身的不当行为可能会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具有充足的认识,却因疏忽或过于自信而未曾考虑到这一风险,进而导致重大危害后果的产生。
这种状况如果符合上述法条所规定的条件,即可被视为过失犯罪。
需要注意的是,过失犯罪仅仅在导致极为恶劣的社会危害后果之时方能被认定为犯罪,并因此引起行为人对相关刑事责任的承担,如失火罪、过失决水罪、过失爆炸罪、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及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等。
对于过失犯前述罪行者,将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严厉处罚;若情节相对轻微,则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并非单纯地体现于主观意志之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客观的实际效果之中,这类犯罪均已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
除需承担法律规定的刑事责任之外,过失犯罪者还有可能须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或行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五条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二、过失犯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吗
过失犯罪即指行为人本应预见其行动可能引发社会不良后果,然而因自身粗心大意或自信可规避风险而导致实际损害产生,此类犯罪者需负担刑事责任。
但需注意,刑事责任仅在法定范围内存在。
相较于故意犯罪,过失犯罪的刑事责任范畴较窄。
司法实践中,判定过失犯罪需依具体情况进行全面分析,且过失犯罪的惩处亦需依据具体情形量刑。
故在处理过失犯罪案件时,需权衡各方面因素,以求公平、合理的裁决。
以上是关于过失犯罪应当承担什么责任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