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 更新时间:2025-03-04
一、谎报安全事故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具体有哪些
1、从客体角度来看:本罪所侵害的对象乃是有关安全事故的监督管理制度。
2、而就犯罪客观方面而言:具体表现形式则是在安全事故已然发生之后,负有向相关部门报告责任的人员故意谎报事故实情,从而延误了事故救援工作,且情节严重者。
3、至于犯罪主体方面:本罪的实施主体主要是那些对于安全事故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
4、最后,从犯罪主观方面来看:本罪的主观要件必须是故意为之,也就是说,责任人必须是明知故犯地谎报安全事故。
《刑法》第一百三十九条之一
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
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涉及刑事案件,案情过于复杂,行为人可以委托律师代为处理,律师接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近亲属的委托或者人民法院的指定,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有罪辩护,无罪辩护,罪轻辩护。
二、过失致人重伤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包含哪些
过失致人重伤罪的法定犯罪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行为发生之人须为符合刑法规定的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相应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个体;成年人为该次罪名的行为责任人,而对于不满16周岁者则仅对其已满16周岁之后实施该类行径承担法律责任;
(2)违法行为所针对的客体应是他人的生命权或健康权益;
(3)在主观心理状态方面,行为人应当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他人身体损伤,但却疏忽大意或者过于自信,以至于未能预见并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
(4)行为人实施的具体行为必须达到了足以造成他人轻伤以上程度的伤害后果。
在适用司法判断规则时,需特别注重对意外事件的合理甄别。
三、犯罪构成几大要素
犯罪构成理论的主要构成元素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犯罪主体,它特指那些具备刑事责任年龄、有承担刑事责任能力且实际实施了危害社会行为之人,此外,在部分犯罪案件中,单位亦可视为犯罪主体的范畴。
其次是犯罪客体,这是我国法律体系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典》中所明确规定并受到保护的社会关系,然而却被犯罪行为所侵犯。
再次是犯罪的主观方面,这是指犯罪主体对于其所实施的危害行为及其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所持有的心理态度,其中包括犯罪目的以及主观罪过等关键要素。
最后是犯罪的客观方面,这是指犯罪行为的具体表现形式。
以上是关于谎报安全事故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具体有哪些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15分钟获得解答!